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光明日报:允许“慢就业”体现社会包容性

时间:2018-08-10 22:36:04 来源:网络整理

  近些年,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急着找工作,而是游历或支教,成为“慢就业”一族。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大学生,62.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对未来还没规划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73.9%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57.8%的受访者期待学校为在校学生实习提供更多渠道。

  “慢就业”不是今年才出现。最近几年,每年毕业季都会掀起一波讨论。舆论场上的热议,说明“慢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

  “慢就业”并非一些人所理解的“失业”,而是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的“暂时性不就业”。理由各异:有的人游览各地,抓住人生最后的长假放松身心;有的人选择考研,期冀学业上有进一步提升;还有一部分人暂时没有好的工作机会,就继续等待转机。

  所以,“慢就业”并不是一个负面词汇,只是一个成年个体的普通选择。舆论不必标举,也不必贬低。

  5年甚至10年以前,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直接就业,会让周边的人不大理解。但对近些年成长起来的90后或95后而言,他们的境遇已经有很大不同。

  一方面,随着近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已经大为改观。多数大学生可以摆脱反哺家庭的重担,通过就业获取经济收益的诉求没有那么强烈;另一方面,互联网与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摆脱了传统单一的价值观念,他们个性张扬,更注重自我情感需求与生活质量,不想一毕业就紧锣密鼓地进入求职—买房—结婚—生娃的节奏,所以暂缓就业。

  这样的选择,当然也是一种人生。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哪一种人生更高级或更低级,“慢就业”“快就业”不带任何道德色彩,舆论也就不必对“慢就业”持有偏见。

  其实,国外许多大学毕业生也要经历“gapyear”阶段,即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也不妨给年轻人多留一些时间。

  应当承认,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不小,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充分学习与训练,不难找到终身的职业旨趣,当然可以规避“慢就业”。但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觉悟与机缘,很多人只有在离开学校时才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也是一个包容社会的要义。

  事实上,只有当社会保障相对充足、物质相对充裕,才有“慢就业”存在的可能。因此,当零星的“慢就业”出现,不必过度紧张,应该理解并允许大学生以从容不迫的姿态调整人生节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日,商城县组织“安全文化宣讲团”走进冯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业现场,开展“安全文化进现场”专题活动,将安全理念深植基层一线,增强现场作业[详细]
  近年来,光山县围绕“为侨服务、凝聚侨心”核心目标,以“先行先试、打造样板”为抓手,从线下阵地建设到线上平台搭建,从活动品牌打造到服务触角[详细]
  2025年9月16日,淮滨县成功举办2025年“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乡镇大型招聘活动,进一步擦亮“信阳人才日”品牌,发挥人才作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详细]
  9月15日下午,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重要组成部分——“AI+城市治理——AI时代的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主题论坛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详细]
  近日,湘江新区组织召开 2025 年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暨惠残政策解读工作培训会,近 300 名街镇调查员参加。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35 个全国助残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