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把东北大粮仓打造成“大厨房”

时间:2023-09-15 09:44:07 来源:经济日报

  东北粮食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黑龙江考察时对粮食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这为黑龙江乃至东北粮食加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黑龙江、辽宁、吉林和内蒙古三省一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2022年,东北三省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6%以上。其中,黑龙江总产量占全国的11.3%,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具体到大豆,黑龙江一省产量就达到953.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7%以上,足见黑龙江在维护全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但是,东北三省一区仍然面临粮食就地转化能力低、粮食经济效益低以及“粮财倒挂”等问题。东北积极推动粮食加工业发展,有效推动了粮食加工转化增值,但加工业总体规模小、产业结构不优、融合层次不深、精深加工不足、加工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仍很突出,与东北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不相匹配。2022年,黑龙江、内蒙古两地大豆丰产丰收,再次出现“卖豆难”问题,影响农民种豆积极性。因此,东北加快推进粮食加工业发展势在必行。

  发展粮食加工业,能够为东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到突破口,促进从“卖原粮”向“卖产品”转型,从“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型,从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型。作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今年黑龙江粮食加工业在高起点上再出发。不久前发布的《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4500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计划以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五大加工产业为重点,打造玉米加工以及大豆食品产业集聚区,发展绿色有机稻米产业和乳制品加工集聚区,建设肉牛加工、生猪加工、家禽加工产业集聚区,促进加工产能向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区和物流节点集聚。产业集群能够释放乘数效应,提升粮食附加值,促进黑龙江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粮食生产具有弱质性,经济效益低,产业发展常常面临“稻强米弱”等行业困境。粮食全身都是宝,可以做口粮、饲料原料,还可以做工业原料,比如玉米可以加工出3000多种工业产品。把粮食变成产品,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核心载体,可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例如,益海嘉里用一粒稻谷加工出大米以及卵磷脂、米糠蜡、谷维素、米硒粉等20多种产品,山东滨州中裕用一粒小麦变身出500多种产品,河南想念用一把面粉制作出400多种产品……对东北而言,粮食加工企业也要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粮食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实现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虽然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但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饲料粮供给不足。东北发展粮食加工业必须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在保障口粮安全、饲料粮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昨天,在科创热潮激荡的天开西青园,备受瞩目的天津市“知识产权专板”开板,34家企业捷足先登成功入板。 天津市“知识产权专板”由市知识产权局统[详细]
  以“数智赋能粮农合作,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为主题,设置3万平方米展览展示区域,重点开展4项活动,真正实现“河南农业走出去”与“东盟资源引[详细]
  湖北“胖东来”首次入湘  落子星沙  35亿巨头跨省“联姻”,为星沙市民带来“不出县享两地优品”的消费新体验  金秋时节,消费正酣[详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4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婷)9月12日下午,“跨境电商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与维权策略”专题培训在湘江新区管委会第三办公区举办[详细]
  2025年9月8日,湘江新区雨敞坪镇隆重举行2025年教师节座谈慰问活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与来自中心校、博才雨敞坪学校、雨敞坪镇中心小学、罗平希望小学、中南博才[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