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天心区围绕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整体工作部署,2019年2月3日,成立了天心区“营商环境优化年”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四大专项攻坚小组,出台“天心营商环境30条”,各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了一揽子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细则,夯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基础,在全省全市率先打造“全天候、零距离、无缝隙、立体式”服务企业体系。
截至9月24日,天心区登记的市场主体总量85345户,其中外资注册企业441户,内资注册企业37707户,个体工商户47197户。
9月7日,湖南首个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天心区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启动运行。
(一)注重行政效能提质提速,帮助企业发展。
一是探索运行新机制。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证照分离”改革,建立工商注册“凡有先例皆可为”制度;推行“容缺受理”政务服务机制,梳理出57个事项的第一批政务服务“容缺办”事项清单,做到“材料后补,效率不减”。率先全省推出“立等可取”服务,在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前提下,除几项特殊业务外,企业办理注册登记事项当场领取营业执照。
长沙天心区首张“自助打印”营业执照发放
二是进一步压缩办事流程。5月1日起率先在全市实施将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许可证相关业务从20个、40个、85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2个、5个工作日,大大缩减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新办许可事项的审批时限,为全市内五区首创。实现发票申领即来即办,向纳税人推广“互联网+税务”,纳税人整体办税时间平均提速50%以上,平均等候时间缩短40%。
三是打造综合政务服务大楼。启动对原政务服务大楼的扩容改造工程,构建集社保、医保、工商、税务等服务为一体的政务服务大楼;8月30日水电气报装综合服务窗口正式运行,实现水电气报装“一窗通办”。
(二)注重经济成本下降,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一是企业用工成本显著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19%降至16%。截至9月,园区企业社保负担减少约393.9万元;全区参保单位社保费负担减少约5085万元。2019年累计发放高校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1400.3万元,留学归国人员租房和生活补贴87.33万元,技能人才补贴56.7万元。
二是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出台《天心区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企业名单制度》,建立全市首个区域信贷“白名单”制度;帮扶小微企业发展,出台市区首创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出台《天心区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实施方案》《天心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办法》,鼓励企业积极在科创板上市,对成功上市企业予以一次性补助300万,为全市最大幅度的奖励。同时不断优化服务,引导金融服务实体,截至目前,共促成精准融资服务约10亿元。实施“瞪羚企业培养计划”,支持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公章刻印实现免费。从2019年9月9日起,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新注册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服务,预计为我区企业全年减负约90万元。
天心区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
(三)注重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服务企业暖心贴心。
一是开展诚信政府建设。大力推动诚信天心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平台已搭建完成。印发《长沙市天心区“营商环境优化年”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对全区的行政事业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涉企行政事业收费违规行为为零。
二是奖励评选工作有序推进。完成2018年度区域经济奖励评选初审工作,并已征求各牵头单位和“一票否决”相关部门意见;初步拟定《支持天心区企业“入规、升高、上市的扶持办法》,后续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三是“新官不理旧账”清理稳步进行。先后5次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园区、区直相关部门及14个街道开展对“新官不理旧账”的专项治理,针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合同履约等重点领域存在的9个方面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排查,建立了全区“新官不理旧账”台账,并已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逐步落实销号。
(四)注重保护企业权益,政企“亲清”良性互动。
一是构建企业家权益全方位保护体系。在联点企业设立维权流动岗,构建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区纪委监委、区法院、区检察院等单位共同参与企业保护权益的工作格局。在16个商会设立纠纷调解中心,组建由30名律师组成的商会法律顾问团,实现商会调解全覆盖。为中小微企业和困难企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法律服务,截至9月23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94件,接待各类法律咨询3114余人次。
天心区商会纠纷调解中心进行法律调解服务
二是推动政企沟通制度化。建立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出台《天心区政商交往若干具体问题行为指引(试行)》,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划清“安全区”,进一步推动“亲清”政商关系制度化。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简称“三项制度”),实现了包含司法、交运、市场监督管理、城管、文化执法等在内的全区行政执法机关全覆盖,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是联系服务企业长效开展。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区级企业服务中心,开通“0731-85812345”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24小时AI热线,上线政务信息交互平台“天心政企通APP”,搭建企业诉求一站式工作机制。固定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为“区长企业接待日”,区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零距离倾听企业诉求,现场解答交办企业发展难题,切实为企业做大做强服好务、护好航。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7次,总计接待企业33家,收集问题诉求80个,已解决问题诉求45个。建立区领导走访联系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截至9月26日,区领导联系走访服务企业累计363家,企业反映问题642个,已办结493个。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