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吕江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时间:2018-08-10 22:36:44 来源:网络整理

  法治建设是制度建设、机制建设、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浓厚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继续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需要注重培育法治的社会土壤,厚植思想根基,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努力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应通过开展各种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法治教育活动,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道德层面引导,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道德底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道德滋润人心的作用,以道德伦理力量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点抓住关键少数,在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法治理念的培养离不开法治环境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理念的培养就会步履维艰。良好的法治环境也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积极主动投入法治建设。因此,应把法治理念融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中,在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进程中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让法治变得具体可感,将法治理念转化为现实行动。如今,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践行法治,遵守法律规范是关键。要尊崇宪法和法律权威,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让人们把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习惯,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同时,严格执法是最有效的普法。只有法律执行落到实处,有效维护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才会相信法律,才能自觉维护法治尊严,形成法治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土壤。

  从中华优秀法律文化中汲取营养。法律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蕴含着人类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在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实现人人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文化方面,需要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结构、文明基因、历史传统对接,这样才能厚植法治文化的思想根基。古代中国对法治有过丰富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法令至行、公平无私”“以道为常、以法为本”“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对法治的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形成先进法治文化形态和法治进步状态,要注重研究我国古代法治文化传统和制度的成败得失,整理和发现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法治实践经验,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汲取营养、择善而用,使之焕发时代价值。要努力协调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实现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房地产开发本应遵循规划与承诺,为居民打造宜居家园。然而近期在河北省清河县,有一个名为嘉禾公园住宅小区的业主们却陷入了深深的困扰—&md[详细]
  炎炎夏日,当大多数人在空调房里避暑纳凉时,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城市守护者依然顶着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用汗水守护着城市的整洁与便利。近日,长沙县星[详细]
  “这台电扇吹来的不只是凉风,更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近日,家住星沙街道大西冲社区的低保户熊阿姨从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崭新的电风扇说道:“晚上能睡[详细]
  水铁联运总量实现88.79万吨,同比激增106%,呈现翻倍式跨越增长,港口枢纽辐射能级与航运活力显著增强。  这是今年上半年我市水陆运输事业的精彩一笔。市水陆运输事[详细]
  进入夏季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臭氧污染形势严峻。8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传来消息,当前我市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强化污染防控力度,同时呼吁企业和社会公众减少挥发性有机[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