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温州奶茶杯现骂人方言 市监部门立案调查

时间:2023-05-09 11:26:03 来源:温州日报

  近日,我市一家刚开业不久的网红茶饮店冲上了各网络平台的热搜,但热搜的内容并不是该茶饮有多好喝,而是该店的饮料杯上赫然出现了“你拿个杯”字样。不少市民认为,这四个字的谐音在温州话中,含义低俗,且有很强的攻击性和侮辱性,怎么可以堂而皇之地印在饮料瓶上售卖。目前瓯海区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此事,并查扣了相关饮料瓶。

  记者了解到,涉事的茶饮店是一家名为“好鹏友饮料厂”的本地企业,位于市区万象城5楼,今年4月份刚刚开业,记者看到该店门口现场还摆放着庆祝开业的花篮。

  记者注意到,在某美食点评app上,该店铺进入了瓯海区饮品店热门榜第3名。虽然刚开业不久,但已经有不少人打卡评论,也有网友晒出该品牌多款饮料瓶身上相同文案的宣传语。而记者发现,昨天该店内已看不到网上流传的那款饮料杯。该店工作人员表示,事件在网上发酵后,他们第一时间对该款饮料杯做了下架处理,删除了网络店铺中该款饮料杯的图案,并发布了声明。

  有网友告知,虽然该店已配合相关部门对涉事饮料杯进行了下架和查扣,但从该店发布的声明中看出,该店似乎仍未意识到自己的饮料杯所产生的不好影响。随后,记者在相关平台查找该店发布的“店铺声明”,发现已被删除。

  在采访中,市民高女士表示,商家这么做就是想博眼球,感觉很low。“在客流量这么大的正规商场卖,我觉得是对大众消费者的不尊重,外地的朋友如果买了,回头知道了真正的意思,多膈应人啊!”高女士说。

  记者从瓯海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5月5日晚,该局执法人员已依据线索对该饮料店进行了检查,对印有该低俗文字的304个杯子、1823个杯套依法予以扣押。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获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违反者,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别把低俗当创意

  把低俗当做潮流,还堂而皇之印在“网红”茶饮的饮料杯外包装上,这种“出圈”方式的背后,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恶趣味。这个词的含义有多低俗,相信作为温州人,都不用笔者过多阐述。笔者也相信,作为一家本地企业,这家茶饮店的负责人理应知道这层含义。

  在这个信息过载、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作为一家店铺、一个品牌,想要被人记住,花一些巧思,彰显自己的个性,这本无可厚非。在产品形象的宣传推广方面,有企业喜欢阳春白雪,自然也有企业喜欢下里巴人。但俗,也应是健康的俗,不能是一味追求吸睛的低俗。

  任何广告创意,都必须建立在语言美感与体现正能量的基础上,如果违背了公序良俗和法律规定,即使再有创意,也很有可能让人反感,甚至触犯法律。从这点来说,温州这家茶饮店的这个所谓的“创意”,已然触及法律法规的红线和道德的底线。

  创意与低俗,是有清楚边界的。无论是个人或企业,都应严格遵守边界,不一味媚俗。一味拿着低俗当有趣,只会暴露这个人或这个企业自身的浅薄无知,一家企业如果靠着这种低俗博流量,不但会被消费者唾弃,还会受到法律法规的惩罚,这样的企业,注定是走不远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房地产开发本应遵循规划与承诺,为居民打造宜居家园。然而近期在河北省清河县,有一个名为嘉禾公园住宅小区的业主们却陷入了深深的困扰—&md[详细]
  炎炎夏日,当大多数人在空调房里避暑纳凉时,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城市守护者依然顶着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用汗水守护着城市的整洁与便利。近日,长沙县星[详细]
  “这台电扇吹来的不只是凉风,更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近日,家住星沙街道大西冲社区的低保户熊阿姨从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崭新的电风扇说道:“晚上能睡[详细]
  水铁联运总量实现88.79万吨,同比激增106%,呈现翻倍式跨越增长,港口枢纽辐射能级与航运活力显著增强。  这是今年上半年我市水陆运输事业的精彩一笔。市水陆运输事[详细]
  进入夏季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臭氧污染形势严峻。8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传来消息,当前我市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强化污染防控力度,同时呼吁企业和社会公众减少挥发性有机[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