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国际极地科学研究我国都有哪些贡献

时间:2018-08-14 13:32:14 来源:网络整理

  6月19日~23日,“极地2018”科学会议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吸引了全球2300余名代表参会。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中国对SOOS和MOSAiC国际计划的潜在贡献》的特邀报告。此次会议包含什么内容?中国对极地考察有哪些贡献?《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了陈大可。

  陈大可:本次会议是极地科学的一次国际盛会,由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就极地大气、雪冰、海洋、陆地、生态、环境、技术、管理、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我国来自自然资源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部委和科研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会,主持了冰下湖科学和三极计划等边会,广泛参与了各个领域的研讨和交流,介绍了我国在各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极地影响力。

  主持人:您在会上作了《中国对SOOS和MOSAiC国际计划的潜在贡献》报告,请介绍一下报告的主要内容。

  陈大可:SOOS计划(南大洋观测系统)由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共同倡议设立,其目标是通过协调共享各国的南大洋观测数据,为所有国际利益相关方提供南大洋动态和变化的基本观测资料,为准确评估南大洋变化的成因及其潜在影响奠定基础。

  我国在南极普里兹湾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等海区已有一定的调查数据积累,目前新辟了南极罗斯海和阿蒙森海两个调查海区,并提出了包括南大洋“大环”计划在内的南大洋观测网计划。

  MOSAiC计划(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移观测站)由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提出,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瑞典、挪威等多国参与,计划依托德国“极星”号和冰浮标观测体系在北冰洋中央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漂流和观测,为北冰洋中央区的气候过程模拟积累关键数据,增进对北冰洋气候变化、海冰减少对全球影响的了解,提高天气和气候预测精度。

  中国将派“雪龙”船参与德国“极星”号的油料补给并参与联合考察,贡献超过20套的各型海冰浮标,派遣有丰富现场作业经验的科研人员上“极星”号破冰船参与大气、海冰、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等多领域的现场考察以及大气和生态模式等研究。

  通过积极参与,现有的南北极国际大型计划中已有明显的中国要素体现,加上即将于2019年进行极地试航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中国已完全有能力为国际极地海洋乃至整个极地的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巍巍武陵山,绵绵湘水情。5月10日,长沙县北山镇联合驻龙山县水田坝镇帮扶工作队,携手清山逸洁洗涤公司等爱心企业,跨越500公里,奔赴龙山县水田坝镇中湾小学,为孩子们送去[详细]
  5月7日至8日,全国万名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湖南(第一期)培训班50名学员来到长沙县福临镇,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观摩实践活动。[详细]
  在香气飘飘的面包坊中,孩子们手工烘焙的面包送出节日的温情祝福。5月11日是母亲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高桥镇在柴禾古窑面包[详细]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感恩母爱之情,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开福区图书馆联合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共同举办“植物扎染传非遗 童心绘爱赠母亲”特别活动[详细]
  一到夜晚,双向两车道的金泰路星江苑段变身“四车道”——车辆见缝插针乱停,排成四条纵列,堵得水泄不通。金泰路是湘江世纪城3万余居民的消防通道[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