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2020年我国将建成7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18-06-26 10:05:02 来源:科技日报

 25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激励制度基本完善,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

  记者注意到,这是继《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后,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着坚持系统布局、能力提升、开放合作、科学管理的原则,《意见》指出,到202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开放力度、科研条件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经优化调整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在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布局方面,《意见》明确,重点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长远发展,围绕区域创新和行业发展,选择优势单位和团队布局建设,适当向布局较少或尚未布局的地方、行业部门倾斜,加强与国家相关科教计划重点任务布局的衔接,推动实验室聚焦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超前布局可能引发重大变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对在国际上领跑并跑的实验室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对长期跟跑、多年无重大创新成果的实验室予以优化调整。”《意见》指出,围绕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在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园艺生物学、脑科学与类脑等前沿方向布局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营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被写入了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细则中。

  《意见》提出,坚持定期评估考核制度,建立与实验室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和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同时,引导实验室做科研诚信的表率,推动实验室建立容错机制等。(记者刘垠)

相关阅读

  自1997年科学家与自身炎症性疾病的斗争正式拉开序幕,20多年来,学界对自身炎症性疾病及其致病基因的探索发现不断拓展。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青团队的最新研究,有[详细]
  警惕!人脸识别背后的“盲区”  人脸识别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担忧。有关专家建议,加强相关立法,规定人脸识别的准入场景、准入条件,明确企业的资质,明[详细]
  “很多媒体都关心,显示产业发展这么快,会不会造成资源过剩?事实上,经过市场分析后我们发现,人们对显示产品的需求明年还会增长,这种增长能持续几十年。&rdquo[详细]
  不是想转就能转,“携号转网”有点难……伴随携号转网落地,一些波折经历也成为坊间话题。  截至11月26日,“携号转网”已试运行两[详细]
  具有巨大盘面的扁球体,就像个超级大号的铁饼——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银河系的肖像。那么,宇宙是什么形状的呢?  无数科学家都曾对其有过诸多猜想,这个疑问[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