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网约车管理再怎么加强也不为过

时间:2019-10-29 20:09:53 来源:新京报

  为网约车司机制定准入标准的责任虽然在政府职能部门,确保落实到位却要依靠网约车平台。

  近日在京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透露,近两年交通新业态快速发展,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已经超过2000万单。蔡团结同时表明,交通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非法运营的打击力度,监督平台公司全面清退不合格网约车司机。

  近年来,网约车作为人们短途出行工具,已逐渐成为很多年轻人首选的代步工具。多种乘车方式、不同乘车价格的网约车,为乘客提供了更多选择,让消费者出行体验上了一个档次。同时,网约车平台及网约车司机的行为是否规范,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出行体验。网约车行业经过前些年的“野蛮式”发展后,暴露出很多管理漏洞,直接影响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弥补漏洞,确保恶性事件不再发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对监管也是一种考验。

  打击非法运营、治理不合格网约车司机,是网约车监管的重中之重。网约车司机群体基数庞大,如果无法做到合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就会被一些“害群之马”钻了空子,并拖累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前出现的顺风车乘客遇害一事,不仅给消费者造成巨大心理阴影,也对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不利影响。该网约车平台整改力度不小,客服团队扩大至9000人,还在软件平台上推出“加密行程录音、录像”“醉酒报备”“黑名单”等新功能,并加强警企合作,优化警方调证流程,提升客服处置效率,增强线上、线下司乘安全教育。通过整改,网约车平台基本建立了线下安全管控和应急保障网络,强化了信息安全管理,司机和乘客在安全上的体验均有所提升,也间接推动了网约车行业的合规化发展进程。

  对网约车的管理,不管是对司机还是对车辆的线下管理,再怎么加强也不为过,毕竟事关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网约车管理,包括网约车平台的运输证办理,对网约车司机的从业资格管理,以及对不合格人员和车辆的清退等等,都是消除网约车安全隐患的必要工作。

  此前发生的顺风车案件中,疑犯可以用自己父亲注册的号接单,足以说明网约车平台在管理上存在重大漏洞。究竟谁可以开网约车,谁更适合开网约车?对这一点,网约车平台在很多时候要比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更清楚,为网约车司机制定准入标准的责任虽然在政府职能部门,确保落实到位却要依靠网约车平台。

  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网约车政策发布2周年的2018年7月,全国共有210个城市出台细则,覆盖62%的地级行政区,车辆合规率仅为0.54%,司机合规率仅为1.1%。

  网约车司机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社会经历通常比较丰富,出台的相关法规及准入标准能否获得网约车司机的认可与尊重,也在考验政府职能部门与网约车平台。安徽省芜湖市出台的相关细则就得到了业内好评,在驾驶员标准方面,不再要求网约车驾驶员取得“市区居住证”,改为“本市居住证”;实行车辆、人员分类许可,要求营运时三证齐全;对出租车的经营权和利益分配等机制进行修改和完善,直面网约车带给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倡导出租车进行信息化升级,接入管理系统,并与网约车进行融合,提高接单效率,呈现了相关部门的担当作为与执法智慧。

  很多问题单靠固化的规章制度是无法有效解决的,还需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例如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司机在登录平台前要先进行脸部扫描,冒名顶替者很容易被发现,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在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的同时,也应切实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深沉如水的夜幕中,一只墨蓝色的“神鸟”展开双翼,拖着飘逸的长羽毛,昂首冲向天际。它盘旋、回转,发出清越悠长的“呦呦”鸣叫。这只“神鸟[详细]
  9月2日,正值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湖南系列活动开展期间,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咸嘉湖街道荷叶塘社区,在长沙河西王府井广场举办了一场科普宣传[详细]
  “钥匙在手心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个住所,更是黄石给我的第一张‘城市名片’!”近日,在西塞山区星秀江南小区内举办的人才公寓集体交付仪式上,大[详细]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创客中国”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黄石三企业突出重围取得佳绩。  湖北金钻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芯片嵌入PCB的一体化[详细]
  连日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先后通报两批次的黄石市“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正面典型案例,向社会公众推介了大冶市碧桂园三期小[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