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你的体质怎么样?一台仪器搞定“望闻问切”

时间:2023-02-02 13:18:26 来源:温州都市报

  “‘阳’过之后需要中医调理,很多人对自己的体质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调理。”面对市民这样的苦恼,记者近日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获悉,该院配有智能化“老中医”,问诊者只要对着摄像头伸吐舌头,让电子腕搭把脉,“老中医”便会得出是阳虚或是气虚的诊断结果。

  记者体验不一样的“望闻问切”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的这位“老中医”叫四诊仪,是一台智能仪器,中医会的“望闻问切”它通通能办到。记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把智能问诊。

  首先,录入姓名、出生年月等个人信息。随后,按仪器提示将面部探入仪器内,由医生操作仪器镜头拍下面部和舌头的图像,并通过一个电子腕带进行诊脉。没等多久,大屏幕显示60道问题进行“问诊”,记者需要回答个人生活习惯、身体感受等问题。答卷提交后,几分钟内仪器就出具了一份完整的中医体检报告,包括脉象分析、舌面诊分析、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以及相应的体质养生与保健方案。

  “阳康”后气喘吁吁原是偏气虚

  “我‘阳’过之后,走路容易气喘吁吁。”针对记者的情况,“体质综述”表中“体质特征”一栏结果显示“体质平和型,偏向气虚”。

  据了解,人的体质大致分为九种,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疾病有着相关的联系。在这9种体质中,除了被称为“健康之源”的平和质外,其他的八种在中医上都被称为“百病之因”的偏颇体质,将偏颇体质改善平和,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就可以达到中医治未病的效果。

  中医四诊仪集成了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专家临床经验,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整合在一起,采集人体舌、面、脉、症状等客观信息,然后由计算机人工智能分析,进行单诊判读、体质辨识及中医辨证,最后匹配个体化养生方案及辅助治疗建议,供临床医生参考。

  四诊仪看舌象,主要是对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进行分析;看面色则是对青、赤、黄、白、黑等进行分析;脉象按照中医举、按、寻的诊脉过程,可分析出20余种中医脉象。

   四诊仪不能替代中医进行治疗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将四诊仪作为健康体检的手段,与体检测血脂血糖相对应。

  虽然四诊仪目前在市民中的知晓度有限,但该院的这台仪器工作量日趋增大。该院治未病科主任池美华告诉记者,四诊仪“加入”科室以来已经接待了100多名患者。他们科室门口有台体质辨识仪设备,相当于四诊仪的简化版,由于是免费的,目前已经接待了700多位患者前来体验。

  池美华介绍,四诊仪给出的是个体体质结果和个性化的养生健康指导,让民众通过它的诊断,对自身养生保健有所认识,市民可参考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养生方案。

  池美华说,四诊仪并不能替代中医,诊断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依据。如果对四诊仪诊断出来的结果不明白,或者体质偏颇严重或复杂,可向中医医生挂号或咨询。医生对体质偏颇的情况,会给出饮食、生活的建议与调整方法,而对失衡明显的人群,中医会根据偏颇程度辨别是否需要药物或中医外治疗法的干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深沉如水的夜幕中,一只墨蓝色的“神鸟”展开双翼,拖着飘逸的长羽毛,昂首冲向天际。它盘旋、回转,发出清越悠长的“呦呦”鸣叫。这只“神鸟[详细]
  9月2日,正值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湖南系列活动开展期间,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咸嘉湖街道荷叶塘社区,在长沙河西王府井广场举办了一场科普宣传[详细]
  “钥匙在手心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个住所,更是黄石给我的第一张‘城市名片’!”近日,在西塞山区星秀江南小区内举办的人才公寓集体交付仪式上,大[详细]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创客中国”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黄石三企业突出重围取得佳绩。  湖北金钻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芯片嵌入PCB的一体化[详细]
  连日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先后通报两批次的黄石市“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正面典型案例,向社会公众推介了大冶市碧桂园三期小[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