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从两会驻地“数字黑科技”看智慧城市建设

时间:2023-02-09 10:52:28 来源:温州晚报

  随着科技发展,数字化时代到来,近年,数字化改革、智慧城市建设等名词时常被提及。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推进城市智慧转型发展,温州做出了数字化改革的一系列答卷。

  本次两会的驻地现场设立了温州数字化改革展示体验区,展示我市数字化改革成果。并有多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数字化建设出发,落地不同的民生角度,带来了自己的提案。

   两会驻地

  围绕“数字化”设“黑科技”展

  在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两会驻地宾馆的一楼大厅里,硕大的LED屏正循环播放着温州数字化改革成果视频,边上立着的触控屏互动展示着“最多挖一次”地下管网开挖决策分析应用等我市数字化应用。

  这是温州数字化改革和“数字政协”建设应用展示体验区,委员代表们可以在这里使用“提案e办”系统、“温州数字政协”系列应用,体验“最多挖一次”地下管网开挖决策分析应用,观看“万物感知·智慧互联”“基层网格员APP整治”视频等内容。

  在香格里拉酒店体验区的触控屏前,记者伸手轻碰,数据在屏下荡开,屏面便出现了“最多挖一次”应用。边上的解说员解说道,这是温州的地下管网开挖决策分析应用。“最多挖一次”的主页面上是温州市道路地图,使用者选择好预备施工的路段,在应用页面右侧输入需要挖掘的深度,道路地图上便会马上显示这段路段下不同深度的水、电、信号、排污等所有管道线路。解说员说,“最多挖一次”互联了众多地下工作应用数据,“有了‘最多挖一次’,每次地下工作先在应用上规划好位置深度,系统还会帮助单位进行线路规划,道路真的最多挖一次了。”

   万物互联

  大数据打造智慧城市

  “最多挖一次”应用体验触控屏左侧,是“一网统管”物联感知中心的易拉宝。这是市大数据局搭建的温州城市治理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物联感知中心依托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架构体系,汇聚了各县(市、区)单位的城市物联感知数据,现已有“智慧消防”“地质灾害检测”“智慧工地”等应用场景。

  当家庭烟雾过浓触发了消防的烟感预警,消防人员迅速出警时,物联感知中心秒速通知设备厂家与运营机构进行事故后续跟踪处理;当收到地质灾害预警时,物联感知中心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解决数据来源过多过杂问题;当建筑工地噪音与扬尘超过指标时,物联感知中心与温州市“智慧住建”联动,实现自动派单、处置……大到面向社会的自然灾害监测,小到一家一户的用火安全预警,这些保障市民安全,便利市民生活的项目应用,都离不开“万物互联”。

  温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陈力琼说,大数据局的物联感知中心平台去年已搭建完毕,现已整合了消防、资规、住建、水利等部门的物联设备资源,其他平台的资源也正在陆续接入中。除了物联感知中心,本次两会驻地展示的“基层网格员APP整治”视频展现的“掌上网格”,也是由大数据局制作、汇总基层网格管理应用、简洁基层工作者数字化工作内容的应用。

  数字化时代,每天,街头巷尾都有无数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各管理部门,海量的数据汇聚成城市管理的“血管”。数据流通、血脉涌动,大数据支撑着数字化城市平稳运行。

  代表委员建言

  进一步建设数字化未来社区

  产业拥抱数字经济须重人才

  数字化城市建设也是市两会许多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

  市政协委员、中国联通温州分公司副总经理严伟在本次会议中提出了《关于结合数字化建设,构建可持续运营的未来社区》的提案。

  提案指出,自2019年未来社区概念提出以来,我市不断推进全域未来社区的建设,深化功能场景“可持续运营”,成功创建了鹿城府东未来社区、新田园未来社区等8个省级未来社区,搭建了全市未来社区共同富裕产业联盟并吸纳首批56个成员单位,取得了初步成效。

  严伟认为,未来社区建设最大问题是数字化运营的问题。目前,未来社区的数字化多为社区单点建设,各个社区间的数字化应用“各自为政”,难以互联,不仅成本高,各应用的活跃度也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严伟建议,首先,以区县为单位统筹数字化运营,建设一体化的数字平台,形成集约高效的数字化运营系统,并推动该数字平台的注册量和活跃度,形成可持续性运营。其次,整合社区内外各项资源,坚持“大家的社区大家建”。

  去年,温州市发布《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培育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领跑区”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力做大做强浙江省数字经济“第三极”。

  围绕数字产业化,温州形成了各地错位发展的数字产业集群。

  当数字经济遇上本土产业,全新的发展模式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

  市人大代表谢瑞霞认为,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引擎,与新兴产业结合激发巨大潜力。从技术角度来说,数字经济最核心的内容是数据、模型和算力。海量的数据、数据收集和清洗归类的处理方式形成本土数据资产,在模型(算法)的加持下让数据变得智能,变得为我所用。

  那么,如何让数据变智能?重点在模型构建上,这就需要人才引入和培养。

  谢瑞霞建议温州投入超算中心项目建设,集聚一批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芯片生产领域企业等,带动生态体系建设,利用人才政策将高端人才留在温州。同时,打造更加符合温州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专业规划设计和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后续学生梯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深沉如水的夜幕中,一只墨蓝色的“神鸟”展开双翼,拖着飘逸的长羽毛,昂首冲向天际。它盘旋、回转,发出清越悠长的“呦呦”鸣叫。这只“神鸟[详细]
  9月2日,正值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湖南系列活动开展期间,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咸嘉湖街道荷叶塘社区,在长沙河西王府井广场举办了一场科普宣传[详细]
  “钥匙在手心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个住所,更是黄石给我的第一张‘城市名片’!”近日,在西塞山区星秀江南小区内举办的人才公寓集体交付仪式上,大[详细]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创客中国”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黄石三企业突出重围取得佳绩。  湖北金钻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芯片嵌入PCB的一体化[详细]
  连日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先后通报两批次的黄石市“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正面典型案例,向社会公众推介了大冶市碧桂园三期小[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