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咳嗽分为三大类

时间:2020-01-06 19:35:57 来源:人民网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病变主要发生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疾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随着疾病的进展,上述症状可能会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由于反复急性发作,甚至会危及生命。

  有的人咳嗽很轻微,只是时不时咳两下;而有的人咳得特别急,气都喘不上来……如何通过咳嗽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又该怎么样缓解呢?

临床中将咳嗽分为三类

  临床上按照咳嗽持续的时间,主要把咳嗽分为三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的持续时间在3周内,一般由急性咽炎、急性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在此阶段,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血常规、X胸片等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止咳化痰药、抗生素药物治疗后,病症很快会缓解。

  亚疾病咳嗽病程为3-8周,此类病因较复杂,有可能是急性病症迁延不愈,也可能是受过敏性疾病等慢病影响,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症状也可以缓解。

  病程超过8周,临床上定义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个复杂疾病,有些患者可能与使用药物相关,如口服某种降压药;也可能与过敏因素有关;或者出现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道症状,等等;此类患者迁延不愈的原因要基于患者的相关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但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上将咳嗽时间持续超过8周以上,X线胸片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咳嗽往往是患者惟一就诊症状。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道反流病、支气管内膜结核等。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

  虽然两者都表现为长时间的咳嗽,但发作的时间和发作的频率不一样。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前常有明显的诱因如季节交替、受凉感冒等,接受相应的治疗后,仍旧每年都会复发。而慢性咳嗽的病程虽然超过了8周,但应用了相应药物治疗以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有些患者几年内甚至长期不会再复发。

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治疗强调预防与规范用药

  慢性呼吸道疾病强调预防为主,吸烟是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疾病的非药物治疗中,采取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劝导患者戒烟。戒烟对于减轻患者症状,恢复部分受损肺功能具有良好效果。

  临床上,对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气道炎症,如支气管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者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另有一部分患者,气道炎症是由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大量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引起气道高反应,加剧咳嗽等症状,此类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

  林英翔医生介绍,临床上常常发现很多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虽然是长期用药,但并不规范,症状一旦缓解就自行停药。这对病人有很大的危害,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来明显变化,但是时间长了疾病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一旦复发,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治疗。

  专家提醒,在冬季,很多呼吸系统疾病会加重,尤其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一定要记住,不管出现何种异常症状,只要病人出现一点点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根据自己的‘经验’随意用药。”

专家简介

林英翔,

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委员,中国慢阻肺联盟委员,北京市职业病鉴定专家。

相关阅读

  临近春节,“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转急。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1月22日24时,新型肺炎已致湖北17人死亡。人民日报统计(23日1时),全国确诊新型肺炎554例[详细]
  根据温州市中心医院的消息,1月22日,温州市诊治专家组会诊,温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杨某某体温恢复正常已达3天以上,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肺部影像学显[详细]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天气息息相关。大风、降温导致很多人出现咳嗽、咳痰、咽部不适等症状。据林英翔医生介绍,每当秋冬季节来临,前来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详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要少吃油条”。因为油条中会用到一种叫明矾的食品添加剂,明矾的学名叫做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其中含有一定的铝元素。所[详细]
  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琐碎小难题。掌握一些窍门,略施小计,也许就可以让生活难题迎刃而解了。人民健康网《健康生活小窍门》专栏,为您出谋划策,用“小心[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