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剖宫产后再生育 医生提醒要警惕子宫瘢痕妊娠

时间:2023-03-20 21:38:27 来源:温州日报

  手术室门打开了,医生对焦急守在门口的刘先生说:“你爱人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刘先生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原来刘太太3年前因怀巨大儿进行了剖宫产,此次第二胎,孕早期时,医生就提醒必须规范产检、科学控制体重、定期监测子宫瘢痕状况,但是28周仍出现了“前置胎盘”,医生说这是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引起产科出血,严重的可危及母儿生命,需要提前住院待产处理,自此,刘先生的心就一直悬着。

  瘢痕妊娠者明显增加

  近年,随着“全面三孩”政策的开放、育龄妇女子宫肌瘤挖除术和宫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明显增加。

  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我市剖宫产率平均36.58%,意味着三个孕妇中就有一个选择剖宫产分娩。2022年分娩产妇中瘢痕子宫生育人数占17.09%;在这些瘢痕子宫再妊娠准妈妈中,94.25%的准妈妈进行了第二次剖宫产。

  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的专家介绍,瘢痕子宫的危害体现在再次怀孕时。如果没有再次怀孕,瘢痕子宫一般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但是,一旦怀孕,瘢痕子宫的风险就大大增加。

  瘢痕子宫的危害包括子宫破裂、瘢痕妊娠、胎盘植入等方面。瘢痕子宫的瘢痕处弹性会降低,再次妊娠随着孕囊、子宫逐渐增大,就可能发生子宫破裂,造成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是子宫破裂的重要原因;瘢痕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子宫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是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妊娠并发症,可导致大出血、休克等,病情凶险、临床处理棘手、死亡率高,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为1/1800-1/2216,占剖宫产史孕妇的1.15%;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在孕期和剖宫产时容易大出血、休克、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0.4%~1.93%,并随着剖宫产次数增加,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会大幅增加。

  孕期管理要严遵医嘱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虽有风险,但还是完全可以怀孕的,而且也可以正常分娩,不过,孕妇需要进行严格检查,定期产检并遵照医嘱。像之前提到的刘太太,就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地产下健康宝宝。

  医生建议,瘢痕子宫妊娠间隔的时间要18个月以上。妊娠间隔是指上次子宫手术至本次妊娠末次月经的间隔时间,间隔18个月后发生子宫破裂的几率不会明显升高。但需要注意的是间隔时间也并非越久越好,因为后期瘢痕组织纤维化,反而缺乏弹性,更加不“牢固”,容易导致子宫破裂。

  所以,瘢痕子宫备孕期间,建议做好孕前检查,尤其需到医院做子宫评估,了解子宫瘢痕状况。医生表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应在停经后尽早至医院就诊,明确是否妊娠、妊娠孕囊与子宫瘢痕情况等,警惕瘢痕妊娠。孕妇应定期至高危产检门诊产检,严密随访,定期超声检查,了解胎盘与瘢痕的情况。

  医生特别提醒,瘢痕妊娠者要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增长速度,控制胎儿体重。提前1到2周住院待产,经过医生充分评估后,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合理的时机终止妊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9月19日和20日凌晨,亮白色的金星将靠近蓝白色的轩辕十四,一同现身东方天空,其中,20日凌晨二者相距最近。巧合的是,这两天凌晨,农历月末的残月也会靠近这两颗星星,上演[详细]
  10日,大冶市人社局联合大冶市资规局、殷祖镇政府及多家古建企业组成团队,聚焦古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升级,赴武汉多所高校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近年来,大冶[详细]
  9日,来自阳新县消息,为应对梅雨期地质灾害高发态势,该县全面更新了“四位一体”网格化人员信息、隐患点台账,更新、配备了应急装备,编制并发布《阳新县2[详细]
  继上个月黄石推出全省首份文旅宠客手册后,黄石文旅宠客手册2.0版于11日全新升级亮相,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免费发放5000份。  相较于初版,2.0版文旅宠客手册在外观上[详细]
  10日上午,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北外文书店一楼艺文客厅举行。  本次启动仪式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黄石市人民政府、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