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中国科技馆主办“同上一堂科学课”精彩开讲

时间:2023-09-13 10:36:35 来源:人民政协网

  9月8日,由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中国科技馆共同策划推出的2023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同上一堂科学课”——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活动,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捐赠人,中国科技馆代表与来自全国各地科技馆、中小学校师生近400人线下线上相聚一堂,共话科学魅力,启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今年5月,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用好社会大课堂,动员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等社会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教育实践的平台、载体和资源。

  近年来,中国科技馆开展“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与全国各地科技馆一起推出了“科学嘉年华”“筑梦航天”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在丰富青少年科学实践,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构筑青少年科学梦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以“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学家”为年度主题,陆续推出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观影会、2023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第二册新书发布会以及即将在10月14-17日落地香港的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等系列活动。

  本次,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中国科技馆共同推出的2023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同上一堂科学课”——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旨在通过让青少年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点燃青少年的科学热情,让同学们感受科学的理性精神,沐浴科学之光。

  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主任齐欣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科技馆与未来科学大奖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策划和推出了多场《理解未来》科普活动。我们非常荣幸与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举办本次活动,从而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捐赠人邓锋谈到,未来科学大奖创立8年来,与中国科技馆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从最初的《理解未来》科学讲座,到今天的“同上一堂科学课”,越来越多的知名科学家,在这里将科学的魅力带给青少年。“本场活动中,我们邀请到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李文辉教授,为孩子们带来一堂探索生命科学的科普课。希望通过系列科普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与大科学家对话的机会,在同学们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启发科学好奇心,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科学,让科学家成为年轻人的榜样。”他说。

  现场,嘉宾与青少年们共同观看了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的纪录片,让师生们进一步了解科学家的人生经历、获奖科研成果及其在科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

  本次活动中,李文辉教授以《解密病毒,探索生命奥秘》为题,围绕“生命科学研究”“病毒感染机制”等话题,为青少年们带来科学讲座,带领学子们学知识,遨游科学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9月19日和20日凌晨,亮白色的金星将靠近蓝白色的轩辕十四,一同现身东方天空,其中,20日凌晨二者相距最近。巧合的是,这两天凌晨,农历月末的残月也会靠近这两颗星星,上演[详细]
  10日,大冶市人社局联合大冶市资规局、殷祖镇政府及多家古建企业组成团队,聚焦古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升级,赴武汉多所高校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近年来,大冶[详细]
  9日,来自阳新县消息,为应对梅雨期地质灾害高发态势,该县全面更新了“四位一体”网格化人员信息、隐患点台账,更新、配备了应急装备,编制并发布《阳新县2[详细]
  继上个月黄石推出全省首份文旅宠客手册后,黄石文旅宠客手册2.0版于11日全新升级亮相,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免费发放5000份。  相较于初版,2.0版文旅宠客手册在外观上[详细]
  10日上午,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北外文书店一楼艺文客厅举行。  本次启动仪式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黄石市人民政府、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