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空间匮乏 新加坡规划地下未来

时间:2019-09-18 08:36:25 来源:广州日报

  由于空间匮乏,新加坡一直以来靠“向上”和“向海”的方式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向上建高层建筑,向海填海造地。但如今,新加坡的规划者们正把目光投向地下,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新加坡规划部门希望将公用事业、运输、仓储和工业设施修建于地下,以便腾出地面上的土地。目前新加坡最具雄心的地下工程之一是一个通过管道将冷水泵入滨海湾周围建筑物的巨大冷却系统,还有一条东南亚最长的地下高速公路、一个地下弹药库和一个在海床下用来储存石油的岩洞。

  近几十年来,新加坡一直小心翼翼地管理着自己的城市增长,以避免大都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如过度拥挤和交通堵塞等问题。但鉴于新加坡人口已达到560万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稳步增长,新加坡政府目前正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

  试点制作地下地图

  据报道,新加坡已经修建了一条地下高速公路和一个先进的地下空调系统,但目前正考虑在地下建设更多基础设施,以优化地面的土地利用。

  根据新加坡城市再开发局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发展规划草案,有关部门希望将公用事业、运输、仓储和工业设施修建于地下,以便腾出地面上的土地。

  “我们需要考虑将关键基础设施转入地下的方案。新加坡对工业、商业、住宅和绿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驻新加坡的公共部门专家阿比尼特·考尔说。

  新加坡城市再开发局称,他们将以三个区域为试点,利用三维技术制作地下地图。

  虽然在早前一份关于未来50年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报告中,未来学家和学者们预测大都市将会出现“地下大楼”——向下挖好几层楼的倒置摩天大楼,以便在过于拥挤的城市里节省空间。但根据前文规划草案,新加坡目前还没有将房屋建在地下的计划。

  填海工程难以为继

  据报道,新加坡独立以来通过填海造地使国土面积增加了四分之一有多,达到720平方公里。但随着填海工程向更深的水域推进,填海成本越来越高,而且由于环境问题,过去向新加坡出售沙子的国家已经停止了出口。

  环保组织表示,不受监管的采砂活动侵蚀海滩和河岸,影响野生动物,消除洪水的自然屏障,破坏生态系统。而将设施移至地下除了节省空间外,还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省能源。

  目前,新加坡最具雄心的地下工程之一,是一个通过地下管道将冷水泵入滨海湾周围建筑物的巨大冷却系统。

  新加坡地区制冷集团总工程师邝富光(音译)表示,使用中央空调系统后,滨海湾地区已经减少了约40%的能源消耗。“能源使用的减少使这些建筑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3.45万吨,相当于减少了1万辆汽车的排放量。”他说。

  此外,新加坡目前的其他地下设施还包括一条全长12公里的地下高速公路,为东南亚之最;一个地下弹药库和一个在海床下用来储存石油的岩洞。

  地下空间兴起

  据报道,在新加坡之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城市尝试利用地下空间: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有一条300公里长的隧道,里面有火车站、停车场、购物中心、冰球场和游泳池;而加拿大蒙特利尔有长度超过32多公里,占地12平方公里地道构成的“地下城”(见上图)。该地下城总面积接近400万平方米,最深的地方上下可分五层 ,连接10个地铁车站、2000个商店、200家饭店、40家银行、34家电影院、2所大学、2个火车站和一个长途车站,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地下“大都会”。

  据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教授朱建(音译)称,作为新加坡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南洋理工大学正在考虑在地下建造实验室,甚至教室。

  不过,新加坡的地下规划也面临着挑战——在已经城市化的环境下,地下建筑施工难度很大,而且新项目将与现有的地下设施争夺空间。“地下工程通常需要爆破岩石,如果是在市中心,就不能使用爆破。”朱建表示。但他相信,随着新加坡的发展,把基础设施转移到地下只是其中的一种应对方式:“(地下规划)是下一个前沿,但不会是最后一个前沿。我有信心我们将能够找到创造新空间的其他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固始县广大农户用辛勤耕耘迎来了喜人收获: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硕果累累和农民忙碌的身影,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9月16日,记者在固始县[详细]
  为纪念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由河南日报社安阳分社、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新安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全国首部高校师生共创红色文旅微短剧《红旗渠之相[详细]
  经过三天精彩角逐,19日,2025年海峡两岸(湖北)青年乒乓球交流赛在黄石国乒基地落下帷幕。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会长程良胜,市委常委俞远汉出席活动。  &ldquo[详细]
  夜幕降临,开发区·铁山区汪仁镇黄荆头村的村道上,106盏太阳能路灯依次亮起,灯杆上的中国结映出温暖的红光,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这条4公里长的道路,连接黄荆[详细]
  立秋刚过,黄石的秋夜带着一丝清爽悄然降临,而一场酝酿已久的“微醺狂欢”即将为这座城市的秋日注入别样活力。本周五开始,为期10天的黄石第四届广场啤酒节[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