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老建筑可“阅读”不再隔着围墙

时间:2019-12-13 09:18:12 来源:广州日报

  站在陕西北路、南京西路路口的西北角,如果留意脚下,就能看到一块“陕西北路文化休闲街”的铭牌。跟着铭牌从南京西路出发,沿陕西北路向北走到新闸路,两侧都是老建筑。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陕西北路上的老建筑早已成为机构办公场地或民居,不对外开放。最近,有市民惊喜地发现,一些历史建筑限时敞开大门。如何让历史建筑真正可“阅读”,陕西北路正在探索“有限开放、有序进入、有效阅读”的新模式。

  不可能无条件开放

  陕西北路原名西摩路,曾是华洋混居的高档居民区,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集聚地,沿街拥有20多处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和文物保护建筑。始建于1905年的崇德女中校舍如今已成为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办公楼,美式乡村别墅风格的建筑十分显眼。七一中学是对公众开放最多的单位,一些学生常在文化节日的开放活动中担任义务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学校的历史和百年老校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作为学校,首先要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不可能无条件开放。我们很愿意接待有组织的参观团体,在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前来参观。”七一中学党总支书记周伟平说。

  毗邻崇德女中旧址的何东公馆,现在是上海辞书出版社。这座建于1928年的花园洋房留下很多历史痕迹,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是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办公所在地。辞书出版社负责人说,出版社承担着繁重的编辑出版等工作,平日难以对公众无条件开放。

  多元化展示文化记忆

  为了将老建筑中的文化记忆真正留存并延续,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应运而生。这里是另一个“阅读建筑”的空间,集放映厅、咖啡厅、文化讲坛等功能于一体,是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打造的公共文化场所。每天10时至20时,都有工作人员向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介绍陕西北路的历史文化。如果对每幢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感兴趣,还可扫描中心内展出的建筑照片下方二维码,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

  隔着围墙远眺建筑不“解渴”。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和下属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积极与驻街单位协商沟通,争取让老建筑的大门能为公众敞开。目前,陕西北路采取在特定文化节日通过预约、有组织、定时定点的方式带领市民游客参观,每批参观人数控制在20至50人。去年开始,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召集并组织市民参观者,由老建筑爱好者带队,连同驻街单位的文化志愿者重点讲解。有序的组织,保证了老建筑开放的可持续,活动不仅是“看房子”,还能“听历史”“读文化”。

相关阅读

  澳门酒店旅业商会会长张健中近日表示,澳门新春档期酒店预订情况理想,预料整体酒店入住率逾九成,2020年酒店业会稳中向好发展。  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的澳[详细]
  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农历新年,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以色列旅游部20日在主要旅游景点布置了春节主题标语和背景板等,营造节日气氛。  特拉维夫市在雅法老城和老火车站[详细]
  11日,春运第二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30万人次,同比增长38.1%。为应对逐渐攀升的出流客流,铁路、电力、民航等部门强化安全管理和服务举措,确保广大客户安心出行[详细]
  2020年春运已经拉开帷幕,铁路出行是不少旅客的首选。相比往年,今年铁路春运呈现出以下新变化:乘客旅途更顺畅,不少老区迎来“高铁春运”,务工人员集中出[详细]
  又到了制定新年计划的时候,过去一年里,国人在旅行这件事上精彩满满。  飞猪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各个省级区域的旅游消费人次均较去年明显增加,其中吉林、甘肃、湖[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