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老建筑可“阅读”不再隔着围墙

时间:2019-12-13 09:18:12 来源:广州日报

  站在陕西北路、南京西路路口的西北角,如果留意脚下,就能看到一块“陕西北路文化休闲街”的铭牌。跟着铭牌从南京西路出发,沿陕西北路向北走到新闸路,两侧都是老建筑。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陕西北路上的老建筑早已成为机构办公场地或民居,不对外开放。最近,有市民惊喜地发现,一些历史建筑限时敞开大门。如何让历史建筑真正可“阅读”,陕西北路正在探索“有限开放、有序进入、有效阅读”的新模式。

  不可能无条件开放

  陕西北路原名西摩路,曾是华洋混居的高档居民区,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集聚地,沿街拥有20多处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和文物保护建筑。始建于1905年的崇德女中校舍如今已成为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办公楼,美式乡村别墅风格的建筑十分显眼。七一中学是对公众开放最多的单位,一些学生常在文化节日的开放活动中担任义务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学校的历史和百年老校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作为学校,首先要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不可能无条件开放。我们很愿意接待有组织的参观团体,在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前来参观。”七一中学党总支书记周伟平说。

  毗邻崇德女中旧址的何东公馆,现在是上海辞书出版社。这座建于1928年的花园洋房留下很多历史痕迹,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是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办公所在地。辞书出版社负责人说,出版社承担着繁重的编辑出版等工作,平日难以对公众无条件开放。

  多元化展示文化记忆

  为了将老建筑中的文化记忆真正留存并延续,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应运而生。这里是另一个“阅读建筑”的空间,集放映厅、咖啡厅、文化讲坛等功能于一体,是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打造的公共文化场所。每天10时至20时,都有工作人员向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介绍陕西北路的历史文化。如果对每幢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感兴趣,还可扫描中心内展出的建筑照片下方二维码,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

  隔着围墙远眺建筑不“解渴”。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和下属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积极与驻街单位协商沟通,争取让老建筑的大门能为公众敞开。目前,陕西北路采取在特定文化节日通过预约、有组织、定时定点的方式带领市民游客参观,每批参观人数控制在20至50人。去年开始,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召集并组织市民参观者,由老建筑爱好者带队,连同驻街单位的文化志愿者重点讲解。有序的组织,保证了老建筑开放的可持续,活动不仅是“看房子”,还能“听历史”“读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固始县广大农户用辛勤耕耘迎来了喜人收获: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硕果累累和农民忙碌的身影,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9月16日,记者在固始县[详细]
  为纪念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由河南日报社安阳分社、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新安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全国首部高校师生共创红色文旅微短剧《红旗渠之相[详细]
  经过三天精彩角逐,19日,2025年海峡两岸(湖北)青年乒乓球交流赛在黄石国乒基地落下帷幕。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会长程良胜,市委常委俞远汉出席活动。  &ldquo[详细]
  夜幕降临,开发区·铁山区汪仁镇黄荆头村的村道上,106盏太阳能路灯依次亮起,灯杆上的中国结映出温暖的红光,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这条4公里长的道路,连接黄荆[详细]
  立秋刚过,黄石的秋夜带着一丝清爽悄然降临,而一场酝酿已久的“微醺狂欢”即将为这座城市的秋日注入别样活力。本周五开始,为期10天的黄石第四届广场啤酒节[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