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安徽宁国:“落羽杉红了,乡村游火了”

时间:2023-10-30 10:59:56 来源:中国青年网

  秋意渐浓,安徽省宁国市方塘乡的2000多亩落羽杉层林尽染、日渐斑斓。每年10月中下旬起,随着气温降低,落羽杉的叶片逐渐变色,从深绿到浅黄,从金黄到深红,高大挺拔的落羽杉在青龙湾湿地中亭亭玉立,与碧水青山相映,构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

  “湿地红叶是我们这里的特色景观,一到秋天就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落羽杉一红,乡村游就更火了。”方塘乡文旅工作负责人谭甜告诉记者,每年11月到12月上旬是观赏落羽杉红叶与青龙湾湿地组合景观的最佳时间,游客不仅可以从观景台上远观湿地红叶,还可以漫步于林中栈道,或乘竹筏在湖中漂流,近距离感受物候之美。

  为了向游客提供更加精准的导览服务,气象部门根据落羽杉树叶变色程度,实时推送红叶观赏指数预报。宁国市气象局局长朱四宝介绍,落羽杉树叶变红前10—15天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变化幅度,是影响红叶观赏价值最关键的因素。气象部门通过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综合考虑能见度、降水等天气条件的影响,得出红叶观赏指数,将观赏适宜度分为3级。当树叶变为深红或紫红色,且变色率达到60%以上,则进入红叶最佳观赏期。

  “游客可以从‘宁国文旅’‘烟雨方塘’公众号或青龙湾景区的电子大屏上看到红叶观赏指数,合理安排行程。”谭甜认为,落羽杉林在不同阶段的色彩各具风姿,是一道富于变化的风景线,能够吸引游客常来常往。

  带火“皖南川藏线”

  驾车从宁国北下高速,经过青龙乡和储家滩,来到方塘乡欣赏红艳如火的落羽杉林,是许多自驾游爱好者的共同选择。“本来只想打卡湿地红叶,没想到一路上的风景也很美。”来自合肥的游客许先生觉得,沿途美景是这次自驾出游收获的意外之喜。

  据了解,许先生这条游玩路线东起宁国市青龙乡,西至泾县蔡村镇,全长120公里的道路串联起月亮湾、水墨汀溪、桃岭盘山公路、板桥自然保护区等景点,依山傍水又迂回曲折,被游客形象地称为“皖南川藏线”。近年来,随着落羽杉湿地红叶等景观走红,“皖南川藏线”逐渐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廊道,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安徽省最佳自驾旅游公路等。

  风景好,体验也要好。为加强廊道与旅游景点的衔接,提升旅游景点通达能力,宁国市围绕“皖南川藏线”等自驾风景廊道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沿线乡村环境整治和风景美化。谭甜介绍,方塘乡在公路边建起两层跃式观景台,向游客免费开放,并在附近建成旅游驿站,满足游客餐饮、休息、停车等需求。

  玩法“上新”促增收

  物候景观和观光廊道引来的“人气”,不仅让宁国市形成了以储家滩、方塘乡、板桥村为中心的多个乡村旅游集聚区,还催生出精品民宿、星空露营、音乐节、采摘体验等特色文旅业态,让乡村游向全时、全域方向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赶上小长假,我们家的民宿房间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据储家滩景区竹隐·谷民宿老板张爱国介绍,自家民宿以禅意新中式为设计风格,专门设置了休闲区等区域,为游客提供精品化、高品质的住宿体验,让他们在这里“慢生活”,舒缓身心。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方塘星空露营基地帐篷酒店几乎天天满房,自带帐篷露营的团队超过300个。除了“躺”民宿、看星星,方塘乡还通过皮划艇、自行车、定向越野等体育比赛活动吸引游客,推出动静皆宜的旅游产品。“去年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复苏,方塘乡的旅游收入就达2000多万元,预计今年有望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算起乡里的“旅游账”,谭甜颇有信心。

  宁国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旅游品质提升实现乡村生态宜居,以业态发展实现乡村生活富裕,做强乡村“美丽经济”,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相关阅读

  文化和旅游部27日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15.80亿,同比增长[详细]
  秋意渐浓,安徽省宁国市方塘乡的2000多亩落羽杉层林尽染、日渐斑斓。每年10月中下旬起,随着气温降低,落羽杉的叶片逐渐变色,从深绿到浅黄,从金黄到深红,高大挺拔的[详细]
  近期,长春动植物公园火爆出圈,成为网络热门景区之一。园区内游客爆满,来自全国各地的“西游迷”扎推到这打卡拍照。“梦幻西游季”夜游活动,自[详细]
  27日,“桑珠孜有礼·桑珠孜非遗走进拉萨展示展演活动”在西藏拉萨吉本岗艺术中心举办。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详细]
  为系统展示陕西黄河流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持续讲好陕西黄河故事,27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举行。陕西黄河文化博物[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