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多人离奇发烧!浙江多地出现这一罕见病毒感染,紧急提醒……

时间:2023-04-23 12:00:20 来源:温度新闻综合报道

  又扛过了一天,媛媛(化名)和妹妹有点疲惫。

  她们穿着隔离服、鞋套,戴着口罩、一次性手套和帽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病房内,照顾着爸爸妈妈和姑姑。

  上月底,她和妹妹刚失去了爱她们的外婆,大家都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跟外婆接触最亲密的家人一个接一个倒下。

  发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大家症状相似,只是严重程度不太一样。

  妈妈甚至出现了昏迷,时而混沌,时而清醒,清醒时又烦躁不安,无法与人交流。

  这些类似的症状,家族里好几个人都有。

  家族里密切接触过老人的都感染了这种病

  上周六,他们先后被送到了浙大一院急诊科,有经验的医生怀疑,他们很可能得了急性传染病,名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随后他们被收入感染病科,进一步血液核酸检测证实了原先的猜想。

  经验丰富的感染病科李永涛副主任医师说:“早在上周四我们就接诊过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一名患者,只是他的病症相对较轻,目前血小板白细胞都会基本恢复正常,今天已出院。”李永涛说,媛媛母亲刚来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合并了病毒性脑炎。

  怎么会染上这种奇奇怪怪的传染病?

  其实最早染病的就是媛媛的外婆。媛媛外婆过世时82岁,之前在老家后面有一块茶田。春季里来采茶忙,外婆在这个季节都会去茶田里采茶。

  有一次媛媛的亲人去看老人,发现老人状态不对,便叫了救护车,将她送往了医院。

  病情发展很快,外婆终究没有挨过去。

  在病榻前照顾她、为她办丧事的几个亲人悲痛欲绝,“她生前身体很好”,怎么说走就走了。

  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搞清楚情况时,亲人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了。就在4月18日,家族里又有一人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只是无症状的感染者。

  幸运的是,媛媛和妹妹躲过了这一劫,至今阴性。

  采茶被蜱虫叮咬之后 通过接触病人血液体液传播

  对于浙大一院感染病科的医生们来说,这其实不是新毛病,他们每年会接到这样的病例10~20例,只是今年来到医院的人相对比较集中,像这样一个家族几个人都感染的这种情况往年也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散发的。

  “这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他们感染的原因,应该是首发的病人去了野外采茶叶,被含有病毒的蜱虫叮咬感染的。后续的病人则是因为密切接触了这个病人,病人的体液、血液都含有大量的病毒,是可以传播这个病毒的。”李永涛说,”我们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果病人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像媛媛母亲出现了脑炎,就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介绍,这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是2010年中国疾控中心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主要通过携带该病毒的蜱虫叮咬传播。近年来,该病在蜱虫活跃的丘陵、山区和林地频发,浙江省也属于高发地区。近年来也发现,病人的血液、血性分泌物也含有大量病毒,因此,密切接触病人也有很大感染风险。

  “任何一个传染病新出来时,往往比较重,因为人体没有抵抗力,没有免疫反应。轻型的病人基本上能自愈,一个星期左右就好了,那么重型的病人就要重视了,这个病的病死率在5%~33%不等。”

盛吉芳主任医师接受潮新闻采访

  她说,每年这个季节,因为惊蛰以后万物复苏,天气转暖,蜱虫开始活跃,所以这个病在这个季节是最多见的,秋天也会有。

  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是通过蜱虫叮咬感染的。蜱虫在荒郊野外,平时它可能吸食鼠类、鸟类或者是其他哺乳动物温血动物的血,当人进到山林里时,它就会叮咬人。

  “虽然它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但是密切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也能导致人跟人之间传播。”

  盛吉芳还碰到一个病人,他没有去过山上,也没有接触过病人,就是家里从山上移栽了一棵树,结果那棵树上带着蜱虫,他就被感染了。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急诊科接收了来自绍兴新昌的一家四口。入院前,他们都出现持续高热、腹泻,白细胞和血小板骤降等相似症状。其中,56岁的王大姐意识模煳不清,情况最严重,最后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传播此病的原凶正是蜱虫。

   宁波阿姨发烧4天后急送医院 “这种病毒很隐蔽、不常见”

  4月7日,宁波北仑区69岁的王阿姨(化名)因反复发热、全身乏力持续了4天后,被送至北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通过检查,医生初步诊断为感染性发热。

  不过,导致感染发热的原因很多,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彭昱抽丝剥茧开始了细致的排查工作。首先考虑为病毒感染,但流感抗原、流感核酸,结果均阴性;再考虑伤寒,但肥达试验为阴性,血培养报告也是阴性;难道是心肌炎?但是,患者肌钙蛋白、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很奇怪,都不是,说明这是个很隐蔽、不常见的病毒。”彭昱医生很是困惑。

  转眼间已经住院3天了,王阿姨仍未见好转。彭昱医生再次详细询问了王阿姨和家属,家属突然想到一周前王阿姨曾上山采茶。上山采茶?彭昱医生脑海中突然闪现了一个念头:“有没有被蜱虫叮咬或者接触蜱虫分泌物的可能?会不会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她立即联系了公卫中心和检验科,第一时间把血清标本送到宁波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结果显示: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

  “真凶”终于明了。王阿姨被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目前已转到邵逸夫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这还是本院今年以来第一次发现该病例,随着天气转暖,户外活动增多,感染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彭昱医生说。

其实每年春夏之季,钱报君就发过很多有关蜱虫咬伤人的新闻

  2020年5月30日,一则“3人因蜱虫病病逝,曾接触去世感染者”的新闻更是引发热议。

  春游、露营怎么防蜱虫?

  这种病到底重还是不重?盛吉芳告诉潮新闻记者,这跟病人感染的病毒量有关,还跟年龄大小、是否有基础疾病有关。

  任何传染病都是一样,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救治。如果去过野外,被文中叮咬,出现了发烧或者全身不适腹泻或者皮疹,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

  盛吉芳介绍,目前诊断这种病还是比较方便的,做一个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就能明确诊断,明确后,医生就可以给病人对症治疗了。

  五一假期快到,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游玩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李永涛提醒,蜱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尤其在春、夏季比较活跃,这一时期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都可能增加蜱虫叮咬机会。

  “近几年,露营、野营十分流行,野外游玩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玩耍,出行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穿凉鞋。” 李永涛说,如果被蜱虫叮咬,不要强行捏拽取出蜱虫,应用酒精等涂在蜱虫头部,让其自行松口脱落,或者前往医院处理。

  李永涛建议出游可带上消毒酒精,同时注意与还未确诊病因的患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密切接触导致病毒传染。

  网友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扎实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惠安街道迅速行动,全面部署防汛工作,以“汛”为令,多措并举,全力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一是强化组织[详细]
  清晨的郑州金水区,第一缕阳光刚掠过高楼尖顶,就把暖意洒向了干净得不见一片纸屑的街道——隔离带里的绿植透着劲儿地绿,人行道地砖踩上去稳稳当当,就连自[详细]
  9月11日,长沙县湘龙街道湘瑞社区工会驿站、计生协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湘雅博爱医院、星沙农商行及社区公益商家湘食禧宴,共同开展送清凉主题活动,为50名户外劳动者[详细]
  9月12日上午,长沙县湘龙街道石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欢声笑语,30余位老人齐聚一堂,沉浸于“漆扇添雅趣 邻里乐融融”手工活动现场,共同体验漆扇这一传统技[详细]
  9 月 11 日下午,长沙县湘龙街道民生事务办举行传染病防治、家庭医生签约及第一目击者工作培训会议。各社区卫健专干,湘龙街道、星怡康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程[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