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高考结束 “暑期经济”热起来

时间:2018-06-26 14:55:12 来源:乌海日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也进入了放松时间,如火如荼的“暑期经济”正经历着比气温还要热的“温度”。各类商家纷纷推出针对高中毕业生群体的优惠套餐、折扣活动,一场和“考后经济”相关的消费“大戏”正在上演。

准考证变身“优惠券”    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商圈发现,高考过后,数码产品进入热销期。为了抢占市场,不少商家早在5月底就推出了针对高中毕业生的促销优惠活动。有的商家将高考考生的准考证视为“优惠券”,考生出示准考证就能享受优惠。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迎来考生消费小高峰。”某品牌数码店销售员沈佳宏介绍,“店里新出的这两款手机,考生只要带上准考证便能享受购机优惠,此外考生拿着录取通知书还可以享受官方网站的教育课程,优惠力度很大,受到考生消费者的欢迎。”

“孩子上了大学,社交范围广了,需要和家人、同学保持联系,所以手机就成了上大学的标配。”正在陪女儿选购手机的张文浩告诉记者。除了手机,张文浩还计划给女儿买一台笔记本电脑。

记者走访多家电子产品专卖店了解到,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高考毕业生都能凭借准考证享受一定优惠。高考刚刚结束,就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购买数码产品。最近两周,来店选购电子产品的考生和家长更是络绎不绝。

出考场进驾校  绿色通道服务考生    利用一个假期的时间考驾照,成了很多高中毕业生的选择。各大驾校专门为高考毕业生开通学车“绿色通道”,“快速拿证”等服务,更是吸引了不少学生报名学车。

“凭准考证抵200元报名费,高考生组团报名再优惠,驾校专车接送练车学员……”记者走访我市几家驾校发现,各大驾校推出多种优惠活动吸引“准大学生”报名学车。

“每年6月至8月是高中毕业生和放假回家的大学生学车的高峰期,学生的报名数量占总报名人数的40%到50%。”某驾校工作人员王雅韬对记者说。由于大多数考生选择高考后学车,抱着“一个假期拿驾照”的心态,所以从高考结束后,驾校就进入了繁忙的培训期。

“随着车辆的普及,开车已经成为一门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平时总是忙学习,现在终于有了时间,年龄也达到了学车要求,希望可以在去大学报到之前把驾照拿到手。”高中毕业生吴颖在某驾校的报名处刚交完报名费。

记者采访发现,像吴颖这样想趁着上大学之前拿到驾照的高中毕业生不在少数。“基本每天都有高考毕业生来报名学车。”某驾校工作人员王雅韬介绍。为了服务好学生学员,不少驾校推出了延长练车时间、优先练车、优先安排考试等服务。

毕业旅行升温   “减压游”受欢迎    高考结束后来一场轻松、快乐的“减压游”,这样的毕业旅行成为不少高中毕业生的选择。记者从我市几家旅行社了解到,最近推出的多条“减压”旅游线路市场反应良好。

记者了解到,“主题游学”成为各大旅行社的主推线路。北京、上海、天津、西安、重庆等高校云集的城市成为国内毕业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一名高考毕业生和家人打算去横店影视城亲身体验影片的制作。“上大学以后我想学习影视制作,所以趁这个暑假去影视基地学习观摩一下。”该毕业生说。

“孩子的梦想是考入一所重点大学。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几所全国知名的大学,让孩子提前感受一下大学氛围,做好入学准备。”一名高中毕业生家长说。

不少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家人共同参与的毕业旅行是送给孩子18岁成年的礼物。“孩子考上大学以后,就要离开父母,独立到大学学习生活了。趁高考后的这个假期,我们一家人抓紧机会共同踏上一段美好的旅途,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一名家长说。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上述行业毕业生消费明显增加外,健身房、瑜伽馆、美容院等营业场所的毕业生消费者数量也有增加。健身减肥、塑体瘦身,改善个人形象成了不少毕业生走进大学校园之前热衷的活动。

我市各大驾校开启“绿色通道”,为学生学员提供学车服务。 王超 摄

面对商家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高中毕业生和家长,购买产品和服务时一定要理性,交易完成后主动索要发票或收据,对商家宣传的优惠活动要事先咨询清楚,以防不良商家更改活动规则,导致个人权益受损。

相关阅读

  1月21日,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发布,32个品种采购成功,价格平均下降53%,最高降幅达到93%。此次中选的很多药品,都是老百姓平时的常用药,涉及糖尿病[详细]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已超过7500个。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4.1万个社会组织开展了6.2万个扶贫项目,投入资金超过600亿元。仅在2019年9月召开的第七[详细]
  一车行驶在白天,一车行驶在夜晚,两趟列车里承载着彼此的牵绊。春运期间,为了守护旅客安全抵达,太原客运段的一对列车长夫妻赵耀和陈海燕成了难见面的夫妻档。  丈[详细]
  交通出行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还将扎实推进绿色优先。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正光透露,中心城区已有6条线路实现了2分钟[详细]
  2019年12月30日,随着北京北站始发的“复兴号”一声悠扬笛声,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当列车驶入八达岭隧道,飞驰的灯光像流星一样向后划过,仿佛穿越在梦幻时空[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