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中国首个“中国医师节” 成立 医生个体不再是关注的盲点

时间:2018-08-19 19:27:38 来源:华夏早报
今天 (8月19日)我国即将迎来首个“中国医师节”,这一节日一经正式确立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朱广权和广大网民一起向医师致敬。央视新闻也将首个“中国医师节”加入到微博话题#瞬间里的感动#中。长期以来,社会、网络对医生的关注多是在工作态度、医术质量等方面,而忽略了医生个体这一方向。“中国医师节”的设立,真正从行动上踏上了关注医生个体的道路,使得“医生个体”不再是关注的盲点。
 
      往年医生带病上岗事件频现微博热搜:“医生身患肺癌晚期仍然坚守岗位”、“医生手术间隙打点滴坚持完成手术”、“救下危重孕妇,主刀医生晕倒在手术台”。而在热点评论下,多是赞扬医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评论,或者认为这是医生本职所在,对医生这一群体个体现状的提及和担忧就显得寥寥无几。
 
      医生虽然也是服务行业的一种,但是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压力导致医生这一职业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工作,在工作中常常忽视自身的需要。近日,《中国之声》报道了“护士照顾重伤病患,突然手臂被咬长达三分钟,因为担心挣脱会导致病人身上的插管脱落,护士忍到其他医护人员为病患注射镇定剂才把手臂抽回”事件。这位护士在收获赞誉的背后,其实凸显出了一个现象,即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常常忽略自身个体的需求,甚至有时候克制了本能。
 
      实际上,医生自身的个体困境不仅存在于健康方面,2017《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的数据和调查结果显示:62%的医师认为执业环境没有改善;50%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没有得到社会认可;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正高级职称年人均收入刚刚超过十万;仅19.2%的医师认为自身健康状况很好。
 
      由此可见,我国医生的执业环境、从医意愿、医患矛盾、工作时间与休假状况和年收入都不太乐观。这些情况也并非近期突发,而是长久以来存在的现状,但是这种个体困境却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盲点,鲜有相关政策、条例,用来解决医生个体上出现的问题。“病者困难医者治,医者困境何以医”,成为了日渐浮出水面、面向社会的痛点。
 
      首个“中国医师节”的设立,是转变“对医生的关注角度,重视医生的个体状况”的一个重要举措。《人民日报》也以《三问医生》系列报道从我国医生的薪资等方面来引发对医生个体状况的思考与重视。国家旨在以官方来引领社会、网络的视角,加快对医生关注视点转变的步伐。
 
      医生们的个体需求终于得到了合理的重视和抒发,迎来了“艳阳天”。但是,仅限于活动宣传、设立节日是远远不够的,设立节日是只是社会关注医生个人的第一步,改善医生处境,还需要在制度和人文关怀上行动起来。(作者供职于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相关阅读

  1月21日,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发布,32个品种采购成功,价格平均下降53%,最高降幅达到93%。此次中选的很多药品,都是老百姓平时的常用药,涉及糖尿病[详细]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已超过7500个。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4.1万个社会组织开展了6.2万个扶贫项目,投入资金超过600亿元。仅在2019年9月召开的第七[详细]
  一车行驶在白天,一车行驶在夜晚,两趟列车里承载着彼此的牵绊。春运期间,为了守护旅客安全抵达,太原客运段的一对列车长夫妻赵耀和陈海燕成了难见面的夫妻档。  丈[详细]
  交通出行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还将扎实推进绿色优先。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正光透露,中心城区已有6条线路实现了2分钟[详细]
  2019年12月30日,随着北京北站始发的“复兴号”一声悠扬笛声,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当列车驶入八达岭隧道,飞驰的灯光像流星一样向后划过,仿佛穿越在梦幻时空[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