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今年汛期全国平均气温偏高

时间:2019-10-11 08:04:18 来源:人民网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汛期(4—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8.5℃,比常年同期偏高0.7℃,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17.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7%。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今年汛期,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西部及云南大部、海南大部、内蒙古东部和西部、新疆东部等地气温偏高1—2℃。其中,云南、海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山东、河北、天津为第三高,北京、河南、新疆为第四高。

  汛期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1.6天,比常年同期偏多3.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全国508个气象站的连续高温日数达到和超过极端事件阈值,其中94个站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

  张祖强介绍,今年汛期,东北大部、江南中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西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两成至一倍,其中黑龙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其中华北地区南部、黄淮中部、江淮大部、江南北部及云南中南部、新疆中东部等地降水偏少两成至八成,云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三少,河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四少。

  汛期全国共有221个站极端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和黑龙江等地,其中山东临朐(386.7毫米)和昌乐(383.6毫米)、浙江北仑(291.0毫米)等53个站突破历史极值。

  张祖强提醒,进入10月,冷空气活动将逐渐增多、增强,公众需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疾病发生,北方地区要注意预防霜冻造成农作物冻害,南方地区也要警惕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注意做好防御工作。10月西南等地降水依然较多,需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10月雾、霾天气开始增多,高速公路、航运部门要注意天气变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公众需注意防范雾、霾对出行以及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防护措施。10月正值我国森林、草原秋季防火期,各地需加强防范,尤其东北和内蒙古需注意林区用火安全。

相关阅读

  1月21日,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发布,32个品种采购成功,价格平均下降53%,最高降幅达到93%。此次中选的很多药品,都是老百姓平时的常用药,涉及糖尿病[详细]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已超过7500个。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4.1万个社会组织开展了6.2万个扶贫项目,投入资金超过600亿元。仅在2019年9月召开的第七[详细]
  一车行驶在白天,一车行驶在夜晚,两趟列车里承载着彼此的牵绊。春运期间,为了守护旅客安全抵达,太原客运段的一对列车长夫妻赵耀和陈海燕成了难见面的夫妻档。  丈[详细]
  交通出行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还将扎实推进绿色优先。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正光透露,中心城区已有6条线路实现了2分钟[详细]
  2019年12月30日,随着北京北站始发的“复兴号”一声悠扬笛声,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当列车驶入八达岭隧道,飞驰的灯光像流星一样向后划过,仿佛穿越在梦幻时空[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