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难辨真假 附鉴定证书的“和田玉”竟是玻璃?

时间:2023-03-15 09:57:25 来源:温州日报

  9.9元、19.9元、29.9元……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网络购买珠宝玉石,但商家打着“福利品”“低价秒杀”“捡漏”旗号的商品,真的靠谱吗?

  近日,记者收集到了七件市民在电商平台购买的翡翠、玉石,并以“盲盒”的方式送到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请CGC国家珠宝质检师、工程师来做专业鉴定。经检测,这七件样品中有一件是“假货”。

  “盲盒”准备

  盲选七件珠宝玉石 编号1到7送检

  本次记者“盲选”出七件热心市民提供的网购翡翠、玉石,作为实验样本——

  样品1:和田玉挂坠(附鉴定证书)

  提供人:苏先生

  购买渠道:抖音直播间

  价格:50元

  样品2:和田碧玉手镯(附鉴定证书)

  提供人:孙女士

  购买渠道:抖音直播间

  价格:388元

  样品3:翡翠挂坠(附鉴定证书)

  提供人:杨女士

  购买渠道:淘宝

  价格:1580元

  样品4:和田玉手串(附鉴定证书)

  提供人:张女士

  购买渠道:天猫

  价格:20元

  样品5:翡翠挂坠(附鉴定证书)

  提供人:郑先生

  购买渠道:微信

  价格:1600元

  样品6:翡翠毛衣链(附鉴定证书)

  提供人:夏女士

  购买渠道:淘宝

  价格:2980元

  样品7:和田玉手串(附鉴定证书)

  提供人:苏女士

  购买渠道:抖音直播间

  价格:9.9元

  记者将七件“宝贝”分别装入盲盒,编号1——7,于3月10日送到市质检院珠宝检测实验室。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如何?

   开“盲盒”1

  “捡漏”失败

   附证书的“4号”样品是假货

  当天,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CGC国家珠宝质检师陆盈对七件样品,依次进行了检测,当检测到“4号”样品时,发现了“猫腻”。

  “这是一个红外光谱仪,我们通过指纹区的识别,就可以知道它的矿物种类,从而判断是翡翠还是和田玉、玛瑙,或是玻璃等。” 陆盈指着电脑屏幕前的图谱解释道:“从图谱上能清楚地看到,这份样品不符合和田玉的特征峰。”通过进一步检测,这份样品也露出了“本性”,成分是玻璃。

  随后,记者找出“4号”样品的鉴定证书,显示鉴定结果为“和田玉”,总质量“45.06克”,放大检查结果为“纤维交织结构,质地细润”,检测机构为“国检中石珠宝检测中心”。通过微信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后,页面显示的就是证书内容,还附有联系电话、地址等信息。

  得知自己买到了玻璃料的“和田玉”手串,张女士很惊讶:“没想到有证书的,也是假货,还以为自己捡到漏了。”她透露,该条手串是在“天猫”平台上,一家名为“一根鹅毛旗舰店”的店铺买到的,但目前,商品链接已经失效、也找不到相关商铺的信息。

   开“盲盒”2

  真良心

  9.9元买的“7号”样品居然是真的

  在当天检测中,记者也惊喜地发现,除了“4号”样品外,其余6件都“捡漏”成功。

  红外光谱仪显示,“7号”样品的图谱与和田玉的特征峰几乎相同。得知自己买到了真货,苏女士难以置信:“9.9元居然买到了带鉴定证书的真玉?那商家是真良心!”

  另外,“5号”“6号”样品,从种水、颜色等方面看,品相都不错。经过紫外灯、偏光镜、红外光谱仪等系列检测后,鉴定为翡翠“A货”。网购到了“物超所值”的真翡翠,夏女士很高兴:“买的时候有些担心,毕竟价格比实体店低很多,这回可算是捡到漏了。”

  数据提示

  去年送检的200余份网购珠宝玉石

  近四成是假冒伪劣商品

  陆盈说,现在卖假货的,基本都是“一条龙”配齐,不仅有山寨机构出的鉴定证书,扫码也可以查询,而且进入证书上面的网址,也能查询到结果。这些会让许多市民信以为真。

  去年,质检院收到了200余份市民网购的珠宝玉石。经鉴定,近四成是假冒伪劣商品。主要问题包括:用玻璃仿制的和田玉;以阿富汗玉、辽宁岫玉、白色石英岩玉、岫玉等仿和田玉;用低价“山料”冒充高价和田玉“籽料”等。

  那么市民在网购珠宝玉石时,如何防止被“割韭菜”?市质检院CGC国家珠宝质检师、工程师张小钗“上线”支招:一是尽可能选择线下购买;二是要购买有“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商品;三是如网购较为贵重的珠宝玉石,最好在当地权威鉴定机构进行复检;四是不建议网购“原石”,一方面原石切开后不能退换货,再者交易后容易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如何辨别鉴定证书的真伪问题,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市民可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网站(www.samr.gov.cn)的“服务”栏目进入—我要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板块下“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界面,输入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出具该报告的时间及对应的检验检测机构信息,鉴别报告真伪。

   记者有话说

  网购套路多,谨防变成“大冤种”

  在记者收集样品的过程中,有市民反映,自己遇到了被假主播坑骗购买的消费经历,还有到货后,冰种翡翠手镯变“次货”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事实上,许多商家在卖货时,都是带滤镜的,光源也不是自然光,一些商家在展示时,还会在下面垫一张白纸,经过层层“美颜”,消费者在屏幕前看到的翡翠、玉石档次提升两三个等级。如通过白纸的高折射,翡翠在视觉上的透光度会增加。另有一些瑕疵在灯光、滤镜的加持下,也会无法辨别。

  为谨防变成“大冤种”,大家可以先学习一些翡翠的基本知识,再仔细考虑,而不是盲目相信直播间里的“低价秒杀”。正如专家所建议,在挑选翡翠珠宝等贵重商品时,尽量选择实体店,并开具发票,也可到当地权威鉴定中心进行二次鉴定。

相关阅读

前天一位女孩在网上发帖“感谢地铁6号线好心人”。她说自己在杭州坐地铁,因为低血糖晕过去了。“恍惚醒过来发现一圈人围着我,有人掐我人中,有人忙着找糖[详细]
  9.9元、19.9元、29.9元……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网络购买珠宝玉石,但商家打着“福利品”“低价秒杀”“捡漏[详细]
  眼下,外卖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少市民也提出了担心:市面上的一次性外卖餐盒,质量过关吗?  近日,记者随机购置了市区几家餐饮店的一次性外卖餐[详细]
  “连锁理发店充了会员卡,结果却不能通用”“在健身房办卡时承诺所有课程免费,现在却有不少课需要加钱才能上”“在培训机构协商申请退款,时[详细]
  日前,2022年度感动温州十大人物名单正式揭晓,温州市泰顺县司前畲族新北村村民李美珍入选。李美珍先后照顾30多名孤困孩子的故事,令现场观众动容。  “没有教不[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