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温州各地民政部门开展各类祭扫活动 营造平安清明氛围

时间:2023-03-30 14:58:01 来源:温州都市报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近日,我市各地民政部门、殡葬服务机构为营造“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的祭扫环境,倡导市民选择和谐、文明、平安、绿色、健康的祭祀方式缅怀逝者,陆续举行树葬、花葬等一系列生态节地殡葬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节俭治丧、文明祭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丧葬观念。

   泰顺:

  举办清明文化节暨集体树葬活动

  10名逝者的骨灰回归自然,深埋在苍翠的大树底下,与自然和谐共存。近日,泰顺县举行清明文化节暨第六届集体树葬活动。截至目前,泰顺县已累计实行树葬、花葬、草坪葬174例,海葬35例,节地生态葬法得到广大居民的积极响应。

  集体树葬仪式上,与会人员统一系上了代表寄托哀思、祈福亲人的黄丝带,在殡仪馆告别大厅举办庄严肃穆的骨灰告别仪式。随后,在家属陪同下,殡仪馆专车将骨灰送往东溪乡生态节地葬公墓进行安葬。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继承发扬“慎终追远、缅怀先烈、怀念故人”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爱惜生命、顺应自然、凝聚孝心、厚养薄葬、生态殡葬、文明祭祀”的先进殡葬理念。据悉,近年来,泰顺县出台了殡葬改革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绿色殡葬以奖代补机制,对火化后骨灰实行生态葬法的给予5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

  苍南:

  举行“绿色清明·祈愿之花”主题公祭活动

  近日,苍南举行“绿色清明·祈愿之花”清明公祭活动。在庄严的祭祀钟声中,每位活动参与者将领取到的一根黄丝带和一根绿丝带系在祈愿树上。绿丝带代表对逝者深深的思念,黄丝带则代表对逝者沉痛的哀悼,表达“珍爱绿色生态,共建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在安放仪式上,礼仪人员穿着崭新礼服,手捧着逝者的骨灰瓶,将其安放在鲜花丛中。苍南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苍南县近年推行节地生态葬成效显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逐渐转变旧的观念,选择以文明、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亲人、祭奠先人。节地生态葬法不仅有利于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求,还有利于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

  乐清:

  首个“军魂园”开园,可扫码实现线上祭祀

  乐清首个“军魂园”近日在双龙陵园开园。园内每一座墓碑上都有一块标记二维码的孝恩生平智能纪念馆铜牌,祭扫市民用手机扫一扫便能登录墓主的网上纪念馆,了解其音容笑貌和生平故事,线下可实现网上祭奠、文明祭扫。

  双龙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军魂园”首期推出63对墓穴。作为乐清首个退役军人专属的“军魂园”。今后,乐清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在去世后可免费获得“军魂园”里的荣光墓地。温州其他县(市、区)退役军人则可获得相应优惠。

  未来,该陵园会将“军魂园”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能让市民线下实地瞻仰凭吊英雄事迹,还能通过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在线上平台云端学习、致敬英烈,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通过科技加持,网上祭祀实现“新旧”结合,通过数字化模拟传统香烛纸钱,既保留一些传统习惯,又避免墓前焚香祭祀引发的消防、环保问题,还能跨越时空限制,增加影音、图文、留言等更加丰富的瞻仰凭吊功能,为祭扫者提供便利,是目前绿色低碳、节俭环保的祭扫方式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日,商城县组织“安全文化宣讲团”走进冯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业现场,开展“安全文化进现场”专题活动,将安全理念深植基层一线,增强现场作业[详细]
  近年来,光山县围绕“为侨服务、凝聚侨心”核心目标,以“先行先试、打造样板”为抓手,从线下阵地建设到线上平台搭建,从活动品牌打造到服务触角[详细]
  2025年9月16日,淮滨县成功举办2025年“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乡镇大型招聘活动,进一步擦亮“信阳人才日”品牌,发挥人才作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详细]
  9月15日下午,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重要组成部分——“AI+城市治理——AI时代的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主题论坛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详细]
  近日,湘江新区组织召开 2025 年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暨惠残政策解读工作培训会,近 300 名街镇调查员参加。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35 个全国助残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