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青少年成了“铜宝宝”怎么治疗?

时间:2023-04-19 12:03:06 来源:温州日报

  近日,一位母亲带着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小蔡(化名)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儿子体检每次都有肝功能异常,连续五六年我们辗转好多家大医院,都查不出问题在哪里。”母亲十分着急。

  感染内科主任医师郑明华接诊后,发现小蔡多张验血报告中的“转氨酶”数值忽高忽低,于是进行铜代谢相关的生化检查。“血清铜蓝蛋白小于0.1mg/L。正常为200—500mg/L。”小蔡的验血结果出来后,这项较为“小众”的数值异常佐证了郑明华的想法。由此他判断小蔡可能患有肝豆状核变性,这是一种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也就是说,小蔡通过日常饮食摄入体内的铜元素几乎代谢不掉,长期积累造成了肝功能异常。

  “对于遗传性疾病,治疗的思路是尽力延缓减少其发作频率。”郑明华坦言,这类病症多发于两三岁幼儿,简称“铜宝宝”。小蔡步入青春期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说明这项疾病在他身上的体现是较为缓和的,这类情况也相对少见。

  郑明华提醒,肝豆状核变性虽然是先天免疫代谢疾病,但仍能通过各类检查及时发现。患有肝豆状核变性的家族成员也应当及时测定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尿铜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较少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铜代谢困难人群应尽量避免进食含铜高的食物,如小米、荞麦面、糙米,动物的肝脏和血等。勿使用铜制的食具及用具。药物治疗方面,以驱铜药物为主,如青霉胺、常用锌制剂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日,商城县组织“安全文化宣讲团”走进冯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业现场,开展“安全文化进现场”专题活动,将安全理念深植基层一线,增强现场作业[详细]
  近年来,光山县围绕“为侨服务、凝聚侨心”核心目标,以“先行先试、打造样板”为抓手,从线下阵地建设到线上平台搭建,从活动品牌打造到服务触角[详细]
  2025年9月16日,淮滨县成功举办2025年“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乡镇大型招聘活动,进一步擦亮“信阳人才日”品牌,发挥人才作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详细]
  9月15日下午,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重要组成部分——“AI+城市治理——AI时代的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主题论坛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详细]
  近日,湘江新区组织召开 2025 年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暨惠残政策解读工作培训会,近 300 名街镇调查员参加。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35 个全国助残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