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网红“节电器”真的这么神奇?实验证明是智商税

时间:2023-05-23 12:22:29 来源:温州晚报

  “插上就能省电80%”“即插即用,一年只需十度电”……近期,一款名为“节电器”在网络平台热销。所谓“节电器”,究竟是“神器”还是“智商税”?

  5月20日是第24个“世界计量日”,电力部门在线揭秘,所谓网红“节电器”非但不能起到任何节电效果,反而可能增加耗电。

  市场观察

  销量10w+ 好评占多数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搜索“节电器”,发现其形状类似路由器大小,价格从二三十元到三四百元不等。产品介绍颇具吸引力,“省电50%-80%”“电费不掉、一文不要”“免费使用无效退款”等广告词高频出现。

  再看销量,月销量上千件的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总销量达到10w+。顾客评价中好评占多数,有人甚至晒出了电费单,显示他家使用“节电器”后一个月用电量减少了200多度,电费省了140块。也有人表示,暂时没有看到效果,但会继续使用,观察是否节电。

  “节电器”背后是何原理?某商家告诉记者,该产品主要通过优化电压,干扰电表、平衡电流回收电路中的电流损耗,将回收的电流在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逆电流,通过火线压回再利用,并根据电器能耗自动调节电流大小,提升功率来达到节电效果。

  该商家特别声明,节电器是合法省电,需要1-2个月才能见效。

  实验证明

  用电量“不降反增”

  为检验“节电器”是否有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实验,选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取暖器(电阻性负载)、电脑(电容性负载)、电风扇(电感性负载)分别接入市面上不同品牌的六种“节电器”,并检测一小时后的用电量。

  经检测,取暖器正常情况下一小时耗电1.37kwh,接入六款“节电器”后,最高耗电1.41kwh,最低耗电1.36kwh;电脑正常情况下一小时耗电0.18kwh,六款“节电器”接入后耗电量没有变化;电风扇正常情况一小时耗电0.56kwh,六款“节电器”接入后最高耗电0.57kwh,最低耗电0.55kwh;将取暖器、电脑、电风扇同时打开一小时,耗电量为1.93kwh,接入“节电器”后,最高耗电1.99kwh,最低耗电量为1.93kwh。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用电量并没有减少。这说明,节电器接入后并没有起到节电效果。随后,专家解剖“节电器”,发现其主体就是几块电容器和一块电路板。在节电器接入电路后,电容器开始运作,但它只能提高功率因数,不能减少有功电量的消耗。

  “要知道,家庭用电的电费结算只计算有功电量,在节电器接入后,电路板用电还会增加功耗。也就是说,长时间使用,不仅不会达到省电效果,还会增加额外的电费。”专家表示。

  那么,怎么才能正确节电?日前,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开展“5·20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活动,围绕电能表计、空调负荷和安全用电等热点话题,为广大群众科普计量和夏季节能降耗知识。“夏季气温攀升,市民用电量加大,可通过关闭不常用的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避免长时间待机;合理使用电器,不频繁开关电器等方式减少耗电。”工作人员介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日,商城县组织“安全文化宣讲团”走进冯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业现场,开展“安全文化进现场”专题活动,将安全理念深植基层一线,增强现场作业[详细]
  近年来,光山县围绕“为侨服务、凝聚侨心”核心目标,以“先行先试、打造样板”为抓手,从线下阵地建设到线上平台搭建,从活动品牌打造到服务触角[详细]
  2025年9月16日,淮滨县成功举办2025年“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乡镇大型招聘活动,进一步擦亮“信阳人才日”品牌,发挥人才作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详细]
  9月15日下午,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重要组成部分——“AI+城市治理——AI时代的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主题论坛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详细]
  近日,湘江新区组织召开 2025 年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暨惠残政策解读工作培训会,近 300 名街镇调查员参加。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35 个全国助残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