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全国首例!“无缝对接”撑起心脏“保护伞”

时间:2023-06-28 11:13:53 来源:温州晚报

  心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换瓣手术后不到一年,心脏这一“阀门”又出现了“漏洞”,原因竟是心脏遭到一种可怕疾病的“围猎”,导致人工机械瓣与主动脉根部“开撕”。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实施全国首例白塞氏病患者二次换瓣手术,在陈女士的心脏里撑起了一把生命的“保护伞”。

  患者陈女士今年50多岁,6年前,远在国外的她被查出心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随后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开胸换瓣术。术后不到一年,她体内的人工机械瓣与主动脉根部渐渐撕开,出现一道一道的“裂痕”。经过一番检查,发现陈女士患有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又叫“贝赫切特综合征”。该病通过产生慢性系统性血管炎攻击全身多处脏器组织,可引发全身多处溃疡,重者累及人体重要脏器,是一种复杂的可威胁生命的疾病。当它开始“围猎”心脏时,情况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陈女士就是这样,她的心脏犹如遭遇一群勐兽“围猎”,当这群勐兽“围猎”陈女士心脏最重要的“阀门”主动脉瓣时,即使她已经进行了常规的瓣膜置换手术,但缝线与瓣环组织间的慢性炎性反应,导致人工瓣膜瓣周漏甚至瓣膜脱落,致使其大动脉的血液倒流到心脏。这6年来,陈女士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一方面是为了缓减白塞氏病病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减血液倒流对心脏造成的压力。

  那为何不再次瓣膜植入?“难度太大了,换瓣术是心血管大手术,手术风险本身就很高,再加上又是白塞氏病患者,患者本身身体状况欠佳。而且二次手术,身体结构也已经不一样了,再手术的风险是第一次手术的两倍。”温医大附一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王珏介绍。

  不过,陈女士的病情不断恶化,再次手术治疗也是迫在眉睫。怎么办?一种免缝合、可压缩设计的外科生物主动脉瓣膜为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王珏带领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心外科团队决心为之一搏。

  王珏介绍,主动脉免缝合生物心脏瓣膜能够依靠其独特镍铬合金瓣架膨胀固定于主动脉根部,无需缝线应用,这就避免了瓣环组织免疫炎性所致的瓣周漏发生。同时,金属支架结构性瓣膜比传统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更大,可以获得较传统外科瓣膜更优化的血液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手术很成功,当全新的免缝合生物心脏瓣膜被稳稳地打开、释放并固定于主动脉后,手术室内医护人员悬着的心都落了地。经过后续的精心治疗,目前患者陈女士已经出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日,商城县组织“安全文化宣讲团”走进冯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业现场,开展“安全文化进现场”专题活动,将安全理念深植基层一线,增强现场作业[详细]
  近年来,光山县围绕“为侨服务、凝聚侨心”核心目标,以“先行先试、打造样板”为抓手,从线下阵地建设到线上平台搭建,从活动品牌打造到服务触角[详细]
  2025年9月16日,淮滨县成功举办2025年“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乡镇大型招聘活动,进一步擦亮“信阳人才日”品牌,发挥人才作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详细]
  9月15日下午,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重要组成部分——“AI+城市治理——AI时代的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主题论坛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详细]
  近日,湘江新区组织召开 2025 年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暨惠残政策解读工作培训会,近 300 名街镇调查员参加。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35 个全国助残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