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低俗带货没有底线 带货主播“媚丑”引流令人无法直视

时间:2023-12-05 11:23:24 来源:法治日报

  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刀刃上,开源和节流并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注重资金使用绩效。还要推进相关改革,实现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

  基层“三保”历来受到高度关注,资金使用更是焦点问题。近日,一个涉及每年数千亿元资金的管理办法修订发布,“保基本民生”被放在基层“三保”首位,资金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凸显“民生为要”的政策导向。

  这项关系广大百姓民生的资金,就是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中央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由2018年的2462.7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107亿元,年均增长10.8%。这项资金用于激励引导地方保障基层“三保”等必要支出需求,奖励地方改善县级财力均衡度、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财政部新修订的《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办法的出台是为增强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能力,保障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基本民生政策的基本财力需要。这里一个变化引人关注,即调整了原有管理办法“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顺序,突出了“保基本民生”,将其放在首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国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多发等因素影响下,一些地方基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刚性不减,收支矛盾较大,“三保”特别是保基本民生压力不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保障措施。近年相关文件在“三保”表述中已把“保基本民生”放在了首位,这次新修订的管理办法再次确认,并在资金管理制度安排上充分体现,值得点赞。

  当前,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工作任务较重,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有不少期盼。管好用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财政资金,关系千家万户冷暖。

  资金弥足珍贵,要精心用在刀刃上。尽管财政奖补资金规模不小,但相比现实中的民生需求,实际上资金压力很大,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刀刃上。按照规定,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的基本民生支出主要包括落实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领域国家统一制定的政策,重点保障以人员或家庭作为直接补助对象的民生补贴类项目,以及有明确保障范围和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财政资金要聚焦民生问题的痛点,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开源还要节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保持艰苦奋斗本色,用党政机关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这次修订的管理办法规定,对不切本地实际违规增加财政供养人员或财政管理出现重大失误的地区予以扣款。只有规范预算编制,加强执行管理,开源和节流并举,才能更好保障民生支出。

  此外,要注重资金使用绩效。民生资金不能用于面子工程,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必须实实在在惠及百姓。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资金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从长远看,还要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以及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实现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各项政策、资金要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越来越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昨天晴间多云,晨间出行体感偏凉,8时全市各区气温只有17℃左右,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气温上升,15时全市各区气温在27℃上下。今天,白天晴间多云,夜间晴转阴,微风,最高气温[详细]
  今年以来,息县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聚焦建筑施工安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全面加强汛期安全[详细]
  9月16日清晨,郸城县汲冢镇柴堂社区60岁的老党员柴建勇穿上印有“深化三联三化 实施十户联治”字样的红马甲,开始每日走访。作为该镇1363名“十户长&rd[详细]
  秋分将至,我市秋作物由南到北将陆续开始收获。我市农业部门统筹部署、多措并举,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全力抓好“三秋”生产各项工作,奋力夺取秋粮丰收。同[详细]
昨日天空云量较多,早上出门上班、上学,是不是感觉有点儿凉?昨日白天北部地区气温回升,午后15时全市气温在20℃上下,其中蓟州区气温最高,达到23.3℃。今日晴间多云,最[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