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书画

老少牵手探索书画世界

时间:2018-08-15 11:30:00 来源:网络整理

  8月14日上午,在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一批老年书画家和喜爱绘画的小朋友们汇聚一堂,参与“第四届全省少年书画创作征集展”。现场,来自全省的获奖青少年现场绘画,挥毫写书法,老年书画家们则在旁指导,十分温馨热闹。记者了解到,这已经是第四次举办全省少儿书画征集展了,因为绘画,老年书画家们牵手全省爱好书画的小朋友,共同享受、探索书画世界。

  展览的主办方为省文明办、省少工委和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今年春天的时候,三方发出了“迈进新时代书写中国梦”全省少年书画创作征集展评活动,获得了全省少儿书画爱好者的热情踊跃参与,共收到1888件书画来稿,来稿的质量还很高。在四五个月的过程中,主办方进行了征稿、培训、评审和办展的种种准备,承担任务的便是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一大批老年书画家。

  “跟少儿书画结缘源起于我们在泰州一所小学校教授书法和绘画。”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张秉铎和常务副会长秦志法告诉记者,那所小学留守儿童比较多,放学后孩子的去留成为困扰学校和家长的问题,校方就想出了组织学生在校学习书画的方式,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的老年书法家们便受邀进入学校,教小学生们创作书画。

  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书画家们都是退休人员,这里也成了他们利用特长,发挥余热的地方。他们不仅免费教学生,不收取教学费用,与学生们互动的经验也很丰富,他们的课受到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

  “为什么不多去一些学校免费教孩子们呢?”在这个想法的启发下,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与更多学校建立了合作,创办教授书画创作的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已有这样的示范基地30多个。

  创作基地多了,老年书画家们便萌生了创立一个平台,给孩子们展览作品的想法,在他们的张罗下,首届全省少年书画创作征集展活动应运而生。

  退休的老同志经验丰富,做事细致,他们办起展评来也分外认真。“每一幅作品都细细地看,遇到水平差不多的,往往把几幅作品平摊在地上,几个评审反复比较。”秦志法说。就拿书法评审来说,主要看孩子们的基本功,比如字体结构、用墨、运笔、整幅作品的布局是否美观等等。绘画的评比也遵循严格的标准。

  有时候会遇到手法特别娴熟的作品,水平之高甚至不像出自少儿之手。他们便干脆把获奖的孩子请到展出现场,一方面让他们现场作画,考验下孩子们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也给展览增加互动和热闹气氛。

  “曾经有一个小姑娘,年龄很小,个子也只比桌子高一点,交出的参赛作品却用笔娴熟,我们把她也请了来,让她画参赛的那幅作品,结果她不一会儿就画出来了,作品真是特别好!”秦志法说,他当时特别惊喜,连连称赞,也给这个小朋友题写了“未来之星”四个字。如今,获奖选手的现场书写已经成为这个系列展评活动的一大特色。

  这次展评评出了一等奖80幅、二等奖100幅、三等奖120幅,共300幅获奖作品参与了现场展出,前来观展的孩子和家长也挤满了展厅。

  秦志法告诉记者,在类似比赛中的一次获奖、一次参展,可能对孩子产生终身影响。通过参与比赛、观看获奖者的作品这种交流方式,孩子们可以查找差距,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书画创作上提高自己。

  对于学习书画创作的小朋友,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书画家们告诉记者,还是得提醒他们注意加强文化课的学习,把功课学好,包括历史、文化等方面,因为不学好文化,书法的功底是不可能牢靠的。而书法绘画,同时又是打开中国文化一扇很好的窗口,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建议孩子们可以在学好功课之余,把书画创作当作业余爱好来练习,看看未来有无在这方面深造的可能。

相关阅读

  冬日微弱的光从窗户溜进来,张宇左手转动着一尊泥塑,右手中的“压子”不断与它触碰。于是,眉宇展露轩昂,衣带渐次飘逸,一座关公像开始鲜活。  193年前,[详细]
  《熹平石经》残石 东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孔子圣迹图之子路问津 明代 孔子博物馆藏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详细]
  转战陕北(中国画) 石鲁  家家都在花丛中(中国画) 石鲁  剪羊毛——藏族人民生活小景(中国画) 石鲁  赶车人(中国画) 石鲁  “人骂我野我更野,搜[详细]
  12月17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书画展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以时间为主线,遴选宋元名家的稀世之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52件。[详细]
  启功 汉刘熊碑扉页上各体书题字、题跋 有正书局石印本  启功藏衡山朱释宋拓十七帖影印本 纸本  日前,“启功旧藏金石碑帖、法书影本672种”作为一个标的[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