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旅游旺季名胜景区发布“谢客令” 警惕生态损失

时间:2018-06-26 14:21:49 来源:工人日报

 景区“谢客令”是警钟也是契机

  据本报6月24日报道,可可西里、昆仑山、三江源、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年保玉则等地自然景观资源珍贵而稀缺。每年的7月到9月,青海便成了国内最佳旅游地之一。今年4月以来,年保玉则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等景区相继发布禁游令,以保护景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进入旅游旺季,一些久负盛名的景区景点却反其道而行之,纷纷闭门谢客,意欲何为?

  看看这些景区的名称,也许就不难找到答案。可可西里、黄河源头、岗什卡雪山、青海湖鸟岛……几乎都是以自然资源闻名于世的景区,其中的可可西里被称之为“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而青海湖则位居“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这些外界加之于它们身上的金字招牌,成了它们吸引游客最好的广告,但同时也带来了盛名之下,不堪重负的客观后果。

  游客的接踵而至,为这些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压力,尤其是部分游客生态环保意识欠缺,文明旅游素质不足,结果或因乱扔垃圾污染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或因自驾游、使用无人机拍摄风景、追逐动物等,而对当地珍惜野生动物带来了极大干扰,甚至影响到了其正常的迁徙和繁殖。正是为了避免如上情景再次上演,这些景区纷纷发出“谢客令”,暂时或长期谢绝游客参观游览。

  这么做当然会给景区和地方政府带来旅游、财政上的“损失”,然而相比之下,给当地自然环境资源带来的“生态损失”,多数情况下是花多少钱都难以挽回的。所以说,景区景点的旅游“谢客令”既是警钟,也是契机。说是契机,主要是针对景区本身。通常游客都盼着放假,在假期里外出旅游放松,而景区景点其实同样需要放假,需要休养生息,需要在长时间接待游客,甚至是超负荷“工作”之后恢复“元气”。

  而警钟则是敲给景区景点的经营管理者、旅游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同时更是敲给广大游客的。对于这些景区颁布的“谢客令”,广大游客在给予理解与配合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反思自己的旅游文明和生态保护意识,如果自己在旅游过程中做好了分内之事,那么景区或许并不需要“关门谢客”,或者至少可以缩短谢客的时间、降低谢客的频率。

相关阅读

  随着中国春节走向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举行各种活动,成为展示中国春节文化的橱窗。“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海外民众庆祝春节的新时尚。  西班牙巴[详细]
  跨过云南3州市交界处的怒江大桥,沿怒江西岸北上,临近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镇,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便在眼前,这是怒江州最大的易地扶贫安置点,上万搬[详细]
  首都博物馆近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首博精彩丰富的文化活动。  1月17日,“1420:从南京到北京”展在首博开幕。展览围绕1420年明代迁都北京这一重[详细]
  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拥有4亿多读者的庞大文化领域,并与诸多文化产业联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彰显蓬勃生命力。本版邀请网络文学研究者、从业者和创[详细]
  国家大剧院横跨整年的国际钢琴系列即将再次开启,79岁高龄的钢琴家殷承宗将在今日上演该系列的首场独奏音乐会。  即将步入第十个年头的国际钢琴系列,15位世界级钢琴[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