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重庆新发现一明确纪年西汉墓 全国首次出土“干支木牍”

时间:2023-12-06 11:58:01 来源:中国新闻

  记者5日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近期在重庆市武隆区新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罕见的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墓葬——关口西汉一号墓。

  据介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3月至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白马航电枢纽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对项目范围内的17处地下文物实施考古发掘,其中关口西汉一号墓收获最为重要,目前已出土漆器、木器、竹器、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600余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古出土的“干支木牍”,为全国首次发现。

  图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展开勘测工作。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关口西汉一号墓位于武隆区江口镇乌江腹地,地处乌江右岸第一、二级台地之间,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口长6.50米、宽4.25—4.30米、距现地表深4.13—4.78米。由于墓内常年处于满水状态,且未被盗扰破坏,故椁室、木棺及随葬品均保存较好。

图为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漆耳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关口西汉一号墓是乌江流域秦汉考古的重大发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此次考古发掘领队黄伟介绍,关口西汉一号墓是西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木椁墓,也是长江上游地区一次性出土漆木竹器最多的墓葬,亦是重庆地区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清水墓”。

  目前,椁室内遗物均清理完毕。木棺已完整套箱提取至现场文物保护实验室进行清理中。此次出土的600余件器物中,漆器以耳杯、漆盘为多,另可见漆几、漆案、漆樽、漆卮、漆盒、漆奁、漆壶等;木器以木牍、车、船、俑等模型为主;竹器可见竹筒、竹笥、竹弓及竹排箫;铜器包括铜矛、铜鼎、铜洗、铜壶、铜鍪等;陶器见有陶罐、陶甗等。

图为此次考古出土的漆木璧。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黄伟透露,在发掘工作中,出土文物“干支木牍”属“全国首次”的重大发现。“干支木牍”共23枚,除一枚墨书“今日”外,其余22枚皆单字墨书十天干、十二地支。“这套干支木牍保存十分完整,木牍侧面均有圆形穿孔,推测原应以绳相连。但因为是首次发现,其在当时的用途及随葬的目的尚需考证。”

图为此次考古出土的文物“干支木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发掘和保护工作,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了由考古发掘、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测量、绘图、摄影等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组成的工作队;此外,还成立了20人的专家团队,涉及考古、科技、保护、简牍等领域,开展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咨询工作。

  黄伟表示,目前,抢救性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下一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继续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文物修复保护、研究等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昨天,2025芒果音乐节环渤海站在天津东疆综保区开启,单日售票量达3万张。这也是该音乐节第二次在天津举办。 据了解,本次音乐节共邀请9位艺人现场演出,除天津本地观众[详细]
  初秋的大别山青山叠翠。在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新县田铺大塆,游客漫步青石小径,除被豫南民居风貌与清新空气吸引外,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文创刺绣产品,正成为打动人心的&ld[详细]
  9月17日,洛宁县召开第二届蒸肉大赛工作部署会,就大赛的整体流程、组织协调、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细致安排。县委书记、县长王瑞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瑞[详细]
  一场热闹的文艺演出、一次健康义诊服务、一次贴心的义务理发……近日,上街区“文化+服务”把关怀送到新就业群体心坎上,让奔波在岗位上的他们,[详细]
  第十二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原文博会”)将于2025年9月26日至29日在鹤壁市举行。9月16日,记者从中原文博会组委会了解到,本届文博会以&l[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