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雾化器”是不是电子烟?监管方应有明确认定

时间:2023-09-04 10:42:38 来源:北青报

  近年来,电子烟行业快速发展,依法规范电子烟行业良性发展,成为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此举有利于防止生产企业将果味、花香味、甜味、饮料味等各类调味加入电子烟,或通过自行添加雾化物,让电子烟对年轻人产生特殊的吸引力。

  据报道,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类名为“中药雾化器”“草本雾化器”的产品,有家长担心这类“雾化器”对孩子产生诱导和误导。首先,这类“雾化器”与传统的电子烟在外形上极为相似,并包含西瓜、茶味、薄荷、枇杷等多种口味,号称不含尼古丁。有媒体记者购买了两款“雾化器”,吸食后发现其雾化模式与电子烟基本相同。消费者如果不加以留意,很容易将这类“雾化器”当成一款电子烟产品。

  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都是被禁止销售的,这些“中药雾化器”是否存在打擦边球的嫌疑?是否通过标榜“中药”“草本”而绕开了相关规定?同时,这些“雾化器”在外形、雾化模式等方面的“神似”,会不会让消费者误以为电子烟并加以购买?

  其次,有“中药雾化器”厂家称其为“食品级”产品。但中药是传统的治疗药物,其成分和功效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验证,食品级产品则是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两者在性质和用途上有明显的区别。将“中药”产品与“食品级”相联系,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使用。

  “身份不明”的“中药雾化器”,不仅让消费者为之困惑,也让相关部门面临管理盲区。据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介绍,该局接到对当地销售的一款“中药雾化器”的情况反映,但该产品生产地的药监局复函确认,该产品是一类医疗器械,不是烟草制品和电子烟,这一认定使他们缺乏调查和执法的抓手。而闵行区烟草专卖局表示,该产品标明“中药雾化器”几个字,让他们很难直接将之定性为电子烟,他们已将问题上报,希望上级部门对此进行认定。

  另据上海市消保委法研部负责人介绍,我国烟草专卖法、电子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电子烟是“用于产生气溶胶供人抽吸等的电子传送系统”,将不含烟碱(尼古丁)的电子烟纳入电子烟定义范围,所以对一些不含有尼古丁,但外观和电子烟相似的特殊商品,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消费安全。

  总之,目前一些“中药雾化器”“草本雾化器”处于一定的“监管空白”状态下,在生产、销售、宣传等方面,企业和商家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消费者则面临信息不对称,一旦出现商品质量和服务纠纷,维权可能存在较大的困难。

  无论“中药雾化器”“草本雾化器”是企业宣传的药品,还是“食品级”产品,抑或是一种电子烟产品,归根结底都要进入人体,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不能任由企业自说自话,不能游走于监管之外。烟草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应依法对“中药雾化器”“草本雾化器”做出清晰的认定,如果经调查确认其确为电子烟产品,则应纳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常态化监管范畴,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如果早知道酒店用那么多预制菜,我们肯定不会定这家了,感觉没档次,更怕来宾觉得我们没诚意。”  不久前,浙江杭州一对新人为了能给亲朋好友留下一场难[详细]
  近年来,电子烟行业快速发展,依法规范电子烟行业良性发展,成为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详细]
  广深“认房不认贷”的落地,武汉、厦门等地的相继跟进,让优化暖风劲吹一个月的一线城市看到了希望。  然而,自7月24日中央表态、7月27日新华社发文住建部[详细]
  在8月25日举行的“潮涌瓯江 侨商丝路”数字贸易对话会上,市商务局与温州大学共同打造的温州市数字贸易研究院揭牌。就此,该研究院正式落户温大。  作为民[详细]
  相对于8月份的A股市场单边下跌走势,7月份的A股市场还算稳扎稳打,当月沪指在震荡中上涨了88.98点,涨幅为2.78%。温州股民当月的投资也随着沪指上涨而增加浮盈,根据市[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