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五彩三门峡 发展入新境

时间:2019-09-19 09:02:22 来源: 河南日报

  9月1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崤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门峡生产总值从1957年建市初期的1.0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528.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01元增加到67294元,城镇化率从11.6%提高到56.29%,实现了从豫西边陲小镇到基本现代化的“美丽天鹅城”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最具前景的新型铝材基地、最重要的铜箔生产基地、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丰富的省辖市之一。豫西明珠真正成为“五彩三门峡”,闪耀着黄白黑红绿五彩之光。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比五不比’要求,把三门峡市建设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吸引力和美誉度的城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一带一路’沿线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强劲力量。”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表示。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五彩三门峡”焕发光彩

  今年,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日处理2000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多金属综合回收项目”满负荷生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带动铜箔产能5.1万吨,占全国市场的29%。该项目是三门峡市聚焦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五彩三门峡”的一个缩影。

  传统支柱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提升。随着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宝武集团、中国黄金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纷纷落户三门峡,目前,三门峡市黄金全产业链集群产值达635.6亿元,铝工业全产业链集群产值达326.7亿元,黄金冶炼能力占全国40%以上、居全国第1位,产量连续35年稳居全国第2位。

  培育新兴产业增加有效供给。新能源汽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年产10万辆速达电动汽车项目获得河南省首张、全国第11张新建新能源汽车企业牌照,是目前全国第7家新建新能源汽车量产生产企业,填补了河南省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的空白。全力建设创新、开放、产业承接、投融资服务、人才“五大平台”,国家级高新区今年有望挂牌,与乌克兰的科技合作深度推进,转型创新发展的动能不断迸发。

  特色农业促进绿色发展。以果品产业为龙头,以烟叶、食用菌、花椒、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为支撑,2016年以来,特色农业产值连年占农业总产值85%左右,灵宝苹果等19项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62元,同比增长9.0%。

搭建开放平台加强区域协作“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魅力彰显

  近年来,三门峡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对三门峡市提出的“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要求,加强协作发展、共筑开放平台,增强了开放型经济实效。8月23日,三门峡市举行“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走进三门峡”活动,现场签约了6个项目,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完善通关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三门峡海关、省级黄金贵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口铜精矿检验检疫试验区建成投用,保税物流中心、河南自贸试验区三门峡开放创新联动区的申建有序推进,“一站式”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深入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日益增强。着眼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浩吉铁路营运中心落户三门峡,境内“六纵六横”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正成为河南又一重要的米字形交通枢纽所在地。全国重要的大宗矿产品物流基地、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去年从三门峡市进出口的铜精矿、铝矾土、煤炭等大宗商品多达2600万吨。

倾情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建设生态宜居“天鹅之城”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以来,三门峡市共减少贫困人口11.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上半年的8.43%降至2018年年底的2.22%,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在全国推广。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提高群众满意度。中心城区“烂尾楼”、不动产登记、“七大难”问题加速解决,将形成聚集5万人左右的高等职教园区,全民参保计划、健康养老“十百千”示范项目等一系列“民生红包”直接让群众受益。持续深化社会治理,社会安定有序,2018年公众安全感全省排名第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好“蓝天白云好空气”。三门峡市是首届《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空气优良天数、PM10、PM2.5等指标控制成效连年居全省前列,深化造绿补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7%、居全省第1位,全面系统高质量推进小秦岭和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出台《三门峡市白天鹅及其栖息地保护条例》,如今,每年来三门峡过冬的白天鹅有1万多只,占全国白天鹅总数的三分之二,“天鹅之城”的城市名片已经叫响全国。

相关阅读

  “好吃好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3日在三亚端着刚刚出锅的“袁蒙大米”吃了起来,连说多个“好吃”。记者与一众参会[详细]
  “喂,是处理厂吗,我有一张旧床垫想运走。”“好的,您告诉我住址,我们过去回收。”在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类似这样要求处理“大件垃圾&rd[详细]
  昨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20年春运全省道路、水路总客运量预计1.01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量1亿人次,水路客运量137万人次。  今年春运,省交通厅科学配置[详细]
  昨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20年春运全省道路、水路总客运量预计1.01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量1亿人次,水路客运量137万人次。  今年春运,省交通厅科学配置[详细]
  12月16日“贯彻全会精神 建设平安河南”主题采访团第三站来到新乡,探访该市基层治理工作的成果。  走进处于新乡市城乡结合部的卫滨区铁西街道飞机场社区,[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