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深耕厚植聚英才 奋力谱写职工建功立业新篇章

时间:2023-02-17 16:25:38 来源:温州日报

  去年,浙江省政府发布了2020-2021年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立功竞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决定名单,我市共有11个单位及19名个人上榜。

  这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是记录温州深入开展立功竞赛的生动剪影。近年来,市总工会结合温州特色,通过构建“五个一”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开展“三重一新”劳动竞赛等举措,为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中,源源不断注入能源,为实现共富梦提供了动能。

  激活产才融合“新引擎”

  建立“五个一”

  作为中国领先的电气设备制造巨头德力西,近年来在加快智能制造技术升级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射到人才培育。在德力西,一名普通工人通过学习、培训等可以晋升为主管甚至经理,还可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公司内部完善的培训机制,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提升了专业技能、工作能力,还推动形成了育才“大格局”。

  “大格局”的背后,与我市出台系列技能人才政策密不可分。五年来,我市相继出台《温州市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共同体“十百千万”工程 助力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2年)》等纲领性文件,通过构建“五个一”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等举措,疏通人才重要成长路径,激活产才融合“新引擎”。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温州靠民营经济“起家”“发家”“立家”。民企工会是温州工会工作当之无愧的“主角”,因此开展基层劳动竞赛、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两大竞赛体系建设,有助于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安康杯”竞赛、全省重点工程立功竞赛经验交流现场会……为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五年来,市总工会全力打造勇于创新创造、敢于争先争优、乐于激扬奋进的立功竞赛制度保障,助推民营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每年,我市都会以20多个示范项目,带动全市100个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目前,我市已累计举办1500多场,带动全市50多万名职工岗位大练兵,培育市级技术能手450多名,为温州经济转型、建设全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营造近悦远来“新生态”

  搭建成长“云梯”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的发令声响起,身着各类工作服的“快递小哥”迅速投入了比赛状态,穿脱防护用品、物品分拣、疫情消杀处置、禁限寄物品识别、快件打包称重等,各位选手铆足了劲头,拿出看家本领。这是去年我市举办的第一届“快递小哥”技能竞赛上的场景。

  通过各类竞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市建设行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重要方式之一。以赛促成长。五年来,市总工会引导积极建立职工劳动技能大赛,不断完善职工成长发展路径,涌现出一批“工匠”和“金牌工人”。

  为让职工“涨本事”,市总工会修订《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指导意见》,明确新的目标和工作载体,提出更有效的激励举措,确保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能掀起热潮、蓬勃开展,积极搭建职工成长“云梯”,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同时,温州市总工会还以省赛、国赛、世赛为目标,大力开展市县两级劳动和技能系列竞赛活动,引领职工在技术创新、攻关、改造等方面潜心钻研技艺,推动从“温州制造”转向“温州智造”。截至目前,我市共举办各行业30多类职业(工种)技能大赛1500场,带动约50万余名技能人才岗位大练兵。

  2021年9月,“智慧”技能竞赛应运而生,凭借“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等“智能因子”的注入,市总工会迎着数字化的浪潮,率全国之先打造“数字技能大脑”,实现异地云竞赛,被省总工会作为“最佳应用”推荐上报数字化改革“最系列”成果评选,开启职工技能提升“快车道”。

  自2019年试点先行探索工会工作体系化建设以来,我市已实现规上企业职工技能竞赛覆盖面80%以上,为企业积蓄更深厚的人才储备、更雄厚的技术提供有力支撑。

  聚力打造人才“新高地”

  实施“百千万”工程

  “国家级技能大师”张积贵、“光明使者”曹辉、全国“最美公交司机”许延林……在温州,一批新时代劳模、工匠从幕后走到台前。

  “工匠”的影响力能有多强?在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30年,胡东方掌握了国家20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每年为公司带来4亿多元的全球市场订单,创新举措让企业每年节约3000万元的生产成本;他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积极搭建人才建设平台,先后带徒传技200多人,并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胡东方劳模(工匠)育才班,分享工作经验,为在校学生提供指导,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

  五年来,我市选树全国省市劳模、五一劳动奖共496个;培育“浙江工匠”157名、选树“温州工匠”213名;并以此为依托,组建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27支,推动劳模精神“五进”活动,开展志愿服务400余场次。

  为锻造更多工匠,助力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总工会推行实施“百千万”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打造百个标杆班组、培育千名工匠(金牌工人)、培训万名技能人才,造就一支高技能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助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障。自启动以来,“百千万”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技能人才6万余人次,签约师徒2129对,助推了蓝领的“成才梦”。

  不仅如此,市总工会还制定高技能人才奖励办法,通过“星火计划”“师带徒”、创建“匠心班组”、寻找“最美工匠”等载体,助力工匠文化“加码”。

  近年来,我市捧回一项项荣誉:张积贵、胡东方等技能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曹辉开关柜检修法等4项技能入选长三角百项工匠绝活;红蜻蜓鞋业、永嘉供电公司创新项目获评长三角三省一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聚力打造人才“新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市总工会将扬帆再出发,深耕厚植聚英才,奋力谱写职工建功立业新篇章。

相关阅读

  温州人到底有多客气?永嘉县桥下镇韩埠村村民用“短视频”语言进行了演绎。视频中,两位农妇用带着浓浓本地口音的普通话,一来一往互送人情,这家送了菜,那[详细]
  去年,浙江省政府发布了2020-2021年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立功竞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决定名单,我市共有11个单位及19名[详细]
  连日来,瑞安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瑞安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正在召开。会上,围绕如何聚焦“文化文明高地、融合发展典范、共同富裕标杆”目标定位,坚持拼[详细]
  2月13日、14日,政协第二届龙港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龙港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相继开幕。龙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龙港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ld[详细]
  爱在长沙,浪漫满分;婚事简办,文明榜样。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14日,全市9个区县(市)婚姻登记机关当日共办理结婚登记1367对,秩序井然的婚姻登记场所处处涌动文明新[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