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家家户户制作棉菜饼:饼里有清欢 盼富更绵长

时间:2023-04-04 15:52:02 来源:温州日报

  路边长廊里、农家小院道坦中,捣棉菜、切竹笋……在永嘉县巽宅镇巽宅村,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清明饼。49岁的村民孙小白家中,为备制馅料,已经忙活了5天,她要制作上千个清明饼:“年年都做,分给城里亲戚们,都很喜欢!”

  人间四月,和深山的新绿相逢,在山水诗里,山头开出春市,带来山野清欢。

  清明饼也叫棉菜饼,温州人有清明节做“棉菜饼”祭祖的习俗,各地“棉菜饼”做法不同,有的以磨糯米粉和捣烂的棉菜做饼,馅是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也有将棉菜与糯米粉捣烂做成无馅“棉菜饼”,切块或切条,可咸可甜可炒着吃。

  棉菜饼所需的材料均来自春日山乡。竹笋在土里拔节,色白味甜,它是温州春天的“菜王”。温州话里的棉菜,学名叫鼠曲草,清明前后棉菜枝叶最嫩,从乡土采摘,最适合食用。

  孙小白和邻居3人,采棉菜就花了3天时间。巽宅人将新鲜棉菜过水之后,捣出汁水,同糯米粉糅合。“做棉菜饼工序麻烦得很,但这是传统,所以我们每年还是要做的。”前来帮忙的章小珍,这几天挨家挨户帮邻居制作棉菜饼,“过去的馅料没有这么多,我们巽宅的棉菜饼,这几年在永嘉甚至温州都很出名,味道特别好。”

  在捣好的棉菜面团里,包入萝卜丝、炒好的豆腐丁、葱花等,饱满馅料将棉菜饼撑起圆球,在手心之间,再用力排出青团中空气压实。做好的棉菜饼放在新鲜采摘的柚子叶上,放入锅中蒸煮,很快棉菜饼特有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过去可没这么多馅料,棉菜饼是扁扁的,可没现在这么圆,现在日子好了,馅料包好了,也包多了!”86岁董赛秋也围在院中,她回忆,小时候清明时节的棉菜饼,可是打牙祭的,孩子们吃到棉菜饼都会开心好几天。

  董奶奶儿时,农家没有鲜肉做馅,大伙就用腊肉,农人会在上一年晒好萝卜丝备用,临近清明就会做豆腐备材料,小小的棉菜饼,是农家一年收成的“结晶”。

  让春日至味出山,也为了多一分营生,55岁的村民陈育貂已经做了4年棉菜饼生意。

  “2月底棉菜一冒出来就开始做,我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打广告,就是靠着大伙口口相传。大家说好吃,回头客买得多。”这是陈育貂和丈夫的生意,按照订单制作,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收获四五百个的单子,少时一日制作一二百个棉菜饼。

  春日时令的新鲜美味,也让包括陈育貂在内的巽宅人,逐渐鼓起了腰包。

  “巽宅的棉菜饼,在永嘉是数一数二的。”巽宅镇党委委员陈倩倩介绍道,今年镇里为巽宅棉菜设计了包装,接下来也希望能够打造成为·村礼。

  巽宅镇被称为“永嘉的西藏”,巽宅村是巽宅镇镇政府驻地,全村有户籍人口4622人,常住人口约2100人。如何借力近年来棉菜饼打出的知名度,让棉菜香飘更远,成为一方富民产业,当地政府也在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偏远山乡,也在盼富更绵长!

相关阅读

  三月的初春时节,枇杷被称为“第一果”,已经开始结果。站在自家果园里的枇杷树下,陈香伟一边掰开一颗刚结的枇杷小果,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去年冬天的寒潮,[详细]
  路边长廊里、农家小院道坦中,捣棉菜、切竹笋……在永嘉县巽宅镇巽宅村,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清明饼。49岁的村民孙小白家中,为备制馅料,已经忙[详细]
  从低收入人员、残疾人到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从身患重症的困难女性,到家境贫寒的残疾人夫妇……今年来,一场对全县就业困难重点人群的摸底排查在平阳悄[详细]
  今年开春,许多市民再次带上露营装备赴一场“自然之约”。随着露营活动进一步大众化,风格也从精致转变为朴实。市场需求的转变,催生了露营装备租赁生意。租[详细]
  昨天,在平阳县鳌江镇滨江中心片古鳌头区B-04-06地块建设项目现场,原本由施工人员手工操作的外墙喷涂工作,现已由智能机器人全面接手。记者看到,随着机械脚手架的移动[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