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的小院里,充斥着乡野的鲜活与热闹;土菜的香气里,漫溢着村民的质朴与热情……在湖南省长沙县福临镇,这些看似普通的元素,搅动了乡村院落的“一池春水”,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福临镇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探索“庭院经济”发展路径,有效盘活院落资源,打造特色民宿、主题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将沉睡的“静资源”化作生金的“动资产”,激活乡村振兴“大能量”。目前,全镇通过“庭院+”模式盘活闲置农房30余处,带动周边农户通过房屋租赁、就近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
“庭院+美食”
烹出乡村振兴新滋味
沿着影珠山蜿蜒的盘山公路前行,余记影珠山生态农庄飘来的烤香猪香味扑鼻。这家农庄凭借着一道“七蒸七烤”的巴马香猪,曾获湖南都市频道首届民厨争霸赛金奖,受到不少长沙市内外游客追捧,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2010年,为修复生态环境,福临镇开始劝导退养生猪,进行转产。当时,余记影珠山生态农庄负责人谭淼一家,便是以传统生猪养殖产业为生。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谭淼和家人决定将自家庭院改造成特色农庄,兼顾小规模生态养殖,形成“餐饮+生态+文化”特色经营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店里所用香猪均为自家生态喂养,现宰现烤,吃起来皮酥肉嫩。”谭淼介绍。2024年,农庄消耗香猪超1000头,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营收突破300万元。
除特色餐饮外,余记影珠山生态农庄还依托影珠山生态资源,结合农耕体验、休闲垂钓等业态,并通过“一猪多吃”模式,将传统美食转化为文旅IP,成为福临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
随着福临镇农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余记影珠山生态农庄的客流量逐步增加,吸引了不少周边农户也利用闲置庭院,依托本土美食特色,投身农文旅经营,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就业增收,撬动了乡村“庭院+美食”新活力。
“庭院+民宿”
筑就田园旅居新图景
在福临镇双起村,青瓦白墙的枫树山庄小院内,百年枫树的枝叶随微风轻轻摇曳,树下成为一方静谧天地。“这个月的周末,我们的房间都已经订满了。”枫树山庄负责人彭三元说,每逢周末,她忙得歇不住脚。
2019年,彭三元回到乡村,对自家闲置农房进行了一番改造,打造成乡村精品民宿,主要运营短租住宿、团建活动等,精准对接“银发群体”,以优美的环境、可口的饭菜、贴心的服务,实现“民宿+康养”融合发展,吸引了众多老年游客慕名前来。
“在这里住宿一晚,包三餐,只需要158元。”彭三元介绍,针对“银发群体”,他们还推出了“一价包干”模式,性价比高,满足广大中低档消费者需求。2025年,预计将吸引、接待游客突破一万人次。
“我们打造的‘村子里的音乐会’等主题休闲活动,备受好评。”彭三元介绍,活动中,游客既能上台展示才艺,也能欣赏到专业艺术家带来的精彩演出,为大家带来丰富多元的体验。此外,他们还联合附近村民,开辟1400平方米、20块菜地供游客采摘采购。游客通过“后备箱采购”,带走农户自家的果蔬、土鸡蛋、土猪肉等优质农产品,切实带动了农户增收。
方寸庭院
做足“山乡文章”
福临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持续升温,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投资者纷至沓来。位于影珠山半山腰的桐乐·影山居民宿,便是2019年福临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项目。
据悉,民宿采用“投资人+运营公司+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将租赁的影珠山村民闲置房屋,改造为高端精品民宿,融入森林康养理念的天然氧吧环境、精心设计的山间疗愈步道与冥想空间、时令药膳调理等特色康养项目,加之管家式服务、多元化体验、精细化营销,使得民宿开业首月就实现了10万元的营业额,年营业额约150万元,是长沙县唯一一家“湖南省五星级旅游民宿”,成为福临镇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民宿集群、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除此之外,隐居云舍民宿、隐珠谷民宿、慧山影云池民宿等一批特色民宿也汇聚于此,勾勒出一幅诗意栖居的美好画卷。2024年,长沙县影珠山精品民宿聚集区入选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名录,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精品民宿聚集区。
一处处精致的方寸庭院,做足了“山乡文章”。福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耕“庭院经济”,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拓展健康养生、中医理疗等特色服务,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民宿集群发展,让农户庭院既有“看头”又有“赚头”,全面激发农村经济新活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