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警惕AI换脸等新型诈骗

时间:2023-10-16 09:34:32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10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利用AI技术实施的新型诈骗。

  据介绍,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拟声”“换脸”两种手段,即通过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进而诈骗钱财。不法分子通常先以“网店客服”“营销推广”“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为借口,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再利用“拟声”“换脸”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频或视频、图像,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此外,不法分子还可能对明星、专家、官员等音视频进行人工合成,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消息,从而实现诈骗目的。

  “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称,防范此类诈骗应注意三点:

  首先,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因此,在涉及资金往来时,一个“声音很熟的电话”、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其次,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如可在沟通过程中提问仅双方知晓的问题,也可利用其他通讯方式或见面核实,或向对方的朋友、家人验明身份和情况。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应尽量避免转账操作。

  再次,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贪图方便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应注意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相关阅读

  10月15日,2023搜狐视频舞蹈翻跳大赛(重庆赛区)路演赛成功举办,各路舞蹈爱好者集结现场,百人路演、舞台秀、随机舞蹈燃炸“山城”,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详细]
  10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利用AI技术实施的新型诈骗。  据介绍,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详细]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从甘肃酒泉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整整20年后的今天,已有18名中国航天员进入过太空。但载[详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不久前发布的网售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查检验的9个省(市)95家企业生产的99批次产品中,有35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35.4%。  &l[详细]
  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举行的2023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9月底,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0%,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8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