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数据表明:火星晚亚马逊纪有较强风成作用

时间:2024-01-08 11:32:07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SHARAD)的观测数据,我国科研人员成功揭示火星埃律西昂平原一个撞击坑的分层结构演化历史。进一步分析表明,火星在晚亚马逊纪的风成作用较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

  埃律西昂平原位于火星南北半球分界的过渡带,是研究火星地层结构和地质演化历史的关键区域之一,它经历了流水、风成和火山作用等复杂地表改造过程。以往,研究人员已经对该平原的宏观地质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然而,针对该平原区域结构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区域地质过程对于理解埃律西昂平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至关重要。”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房鹏博士说。

  此次,科研人员利用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的观测数据,对埃律西昂平原中东部的一个掩埋撞击坑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该掩埋撞击坑内基本存在两层地下反射,其中浅层反射几乎覆盖了整个撞击坑,而深层反射仅覆盖了撞击坑西南的部分区域。

  “我们推断,该撞击坑的上覆层为表土与熔岩流混合物,密度较低;下覆层和底层是致密熔岩流。此外,下覆层和底层之间存在一个薄层。”房鹏说,沉积速率分析表明,火星在晚亚马逊纪的风成作用较强,这与火星晚亚马逊纪中低纬度普遍存在的风蚀环境相符合。

  房鹏认为,这项研究对认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浅表沉积物质来源和地层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关阅读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SHARAD)的观测数据,我国科研人员成功揭示火星埃律西昂平原一个撞击坑的分层结构演化历史。[详细]
  新年伊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华网联合推出《小家大事-北京科学榜样》跨年系列,让我们共同走近优秀科技工作者,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科技的魅力。今天,我们将走近[详细]
  7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从五味子科新资源植物内生真菌中,发现一种强效降胆固醇的天然降解剂,为候选药物研发提供了新化合物实[详细]
  科技创新是推动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北京市科协聚焦科技创新、着力发展新质[详细]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悉,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于当日9时,在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