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数据表明:火星晚亚马逊纪有较强风成作用

时间:2024-01-08 11:32:07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SHARAD)的观测数据,我国科研人员成功揭示火星埃律西昂平原一个撞击坑的分层结构演化历史。进一步分析表明,火星在晚亚马逊纪的风成作用较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

  埃律西昂平原位于火星南北半球分界的过渡带,是研究火星地层结构和地质演化历史的关键区域之一,它经历了流水、风成和火山作用等复杂地表改造过程。以往,研究人员已经对该平原的宏观地质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然而,针对该平原区域结构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区域地质过程对于理解埃律西昂平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至关重要。”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房鹏博士说。

  此次,科研人员利用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的观测数据,对埃律西昂平原中东部的一个掩埋撞击坑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该掩埋撞击坑内基本存在两层地下反射,其中浅层反射几乎覆盖了整个撞击坑,而深层反射仅覆盖了撞击坑西南的部分区域。

  “我们推断,该撞击坑的上覆层为表土与熔岩流混合物,密度较低;下覆层和底层是致密熔岩流。此外,下覆层和底层之间存在一个薄层。”房鹏说,沉积速率分析表明,火星在晚亚马逊纪的风成作用较强,这与火星晚亚马逊纪中低纬度普遍存在的风蚀环境相符合。

  房鹏认为,这项研究对认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浅表沉积物质来源和地层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9月19日和20日凌晨,亮白色的金星将靠近蓝白色的轩辕十四,一同现身东方天空,其中,20日凌晨二者相距最近。巧合的是,这两天凌晨,农历月末的残月也会靠近这两颗星星,上演[详细]
  10日,大冶市人社局联合大冶市资规局、殷祖镇政府及多家古建企业组成团队,聚焦古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升级,赴武汉多所高校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近年来,大冶[详细]
  9日,来自阳新县消息,为应对梅雨期地质灾害高发态势,该县全面更新了“四位一体”网格化人员信息、隐患点台账,更新、配备了应急装备,编制并发布《阳新县2[详细]
  继上个月黄石推出全省首份文旅宠客手册后,黄石文旅宠客手册2.0版于11日全新升级亮相,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免费发放5000份。  相较于初版,2.0版文旅宠客手册在外观上[详细]
  10日上午,诗韵长江·经典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北外文书店一楼艺文客厅举行。  本次启动仪式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黄石市人民政府、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