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高桥镇直荀学校,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山峦,轻轻洒在新建的音乐教室窗台上,学生们的手拨动琴弦,流淌出清脆而略带生涩的旋律,打破了乡村的沉寂,也奏响了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乡村美育振兴序曲。
建设乡村学校音乐教室
绘就美育发展“路线图”
2023年5月,为破解乡村美育资源匮乏难题,高桥镇构建“政府主导+专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对接民建等民主党派参与建设音乐教室,将音乐教室建设作为提升乡村美育的关键切口。
“音乐不只是音符的组合,更是心灵与世界的对话桥梁。我们希望农村的孩子也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富足。”高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丰富乡村精神文化载体
谱写乡村美育“奏鸣曲”
崭新的音乐教室绝非孤立的存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为乡村孩子们提供了学习音乐的机会,高桥镇直荀学校依托音乐教室的硬件优势,创新组建“飞絮”合唱团,将音乐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舞台,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已参与镇级、学校文艺汇演10余次,让音乐教育巧妙融入乡村生活的血脉。
通过音乐教育,孩子们能够提高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增长见识,更加爱己、爱家、爱国。一首首饱含乡情的曲调在孩子们清澈的童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承载乡愁、凝聚认同的生动载体。
重塑乡村少年精气神
点亮乡村美育“星光梦”
音乐教室的灯光下,变化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孩子们的心灵图景与生命姿态。高桥镇以音乐教室为契机,结合致公心灵驿站的心理教育,治愈学生内心、缓解焦虑,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心灵的疗愈,使“书香高桥”品牌从静态的文化展示转化为动态的文化服务,让乡村文化综合体真正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文脉、赋能发展”的精神家园。
如今,这一间间音乐教室已如同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美育播种机”,持续释放着滋养乡村文化土壤的能量。未来高桥镇将持续深化乡村学校素质教育,将美育资源向留守儿童、困境家庭倾斜,让每一个被音符点亮的童年,都成为振兴路上最动听的和声。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