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河南

新疆非遗展传递了哪些非遗传承密码?

时间:2023-09-01 13:09: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下简称“非遗展”)落下帷幕。本届非遗展以“文化的瑰宝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以“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科技”等为主要内容。

  近年来,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从如何保护具体的非遗项目、如何保护其存续的环境,延展至如何从利用的角度推动保护、如何使非遗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记者在上述非遗展上观察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正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密码。

  非遗借展火出圈

  上述非遗展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带来的州级非遗项目——古兰丹姆伊犁百年古法手工冰淇淋成为“爆款”。非遗传承人王城告诉记者,此次参展带来了7种口味的冰淇淋,日销售额近万元。“一墙之隔”的塔城地区展位,国家级非遗项目——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可与之媲美。非遗传承人再屯娜·卡利穆瓦带了150份糕点,在第二天上午就全部售罄。还有阿克苏地区展位上的库车大馕半天就“断货”、非遗集市里的拜城赛里木酸奶展位上只剩5瓶“展示品”。

  除了“舌尖上的非遗”受热捧,一些手工艺品、文创产品也成了“香饽饽”。参观此次非遗展的游客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好看”“好吃”又“好玩”。此次非遗展精心策划组织了许多互动展示项目,“指尖非遗”展区每天都有非遗传承人“坐镇”,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匠艺”与“匠心”。

  “我是‘80后’,对于糖人、连环画、泥人张这些老物件还有儿时的记忆。带孩子来看展,一方面是我们的怀旧情怀,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能多了解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阿克苏市民刘敏说。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力度加大,大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有了新的变化,从过去的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感兴趣、从感兴趣到喜欢,非遗的魅力正在扩散。

  搭建非遗交流平台

  “此次非遗展规格很高,对阿克苏地区的非遗传承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的手工艺人与来自其他地方的非遗传承人交流互鉴,对于他们所传承的传统技艺今后如何更好地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带来很多启迪。”阿克苏地区文化馆(美术馆)馆长殷雪妮说。

  记者在非遗展现场看到,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在各具风格的展位前展示介绍,引得观众纷纷驻足围观。在吐鲁番市展区,吐鲁番市非遗传承人托尔顺正表演纳孜库姆,他穿着纹饰精美的维吾尔族服饰、头戴维吾尔族小花帽,随着音乐热烈欢快的节奏做出各种诙谐的舞蹈动作,惹得现场欢笑不断。据介绍,纳孜库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们常在农闲时、婚礼上随音乐而起舞,场面热闹而欢乐。

  国家级非遗柯尔克孜族刺绣传承人布如力·斯开克也来到了非遗展,她带来的柯尔克孜族刺绣让众多观众赞叹不已。色彩鲜艳的丝线、细密扎实的针脚、大气美丽的五彩吉祥纹和鲜花纹样,让柯尔克孜族刺绣成为广受欢迎的装饰品。在此次非遗展上,还有来自各地的特色非遗刺绣,比如湖南省展区的湘绣、苗绣,河南省展区的汴绣等。“其他地区的刺绣也给我带来新的图案的灵感。”她表示。

  据悉,本次非遗展集中展示对口援疆19省市、新疆14个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30项独具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搭建交流平台。

  非遗热度如何持续?

  “传统的牛皮雕刻包括马鞍、水壶、酒囊之类,与新疆游牧民族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皮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我们目前在做的是用牛皮为载体,把所见到的历史和人文雕刻出来,讲好新疆故事。”乌鲁木齐市级非遗项目皮雕技艺传承人孟璐璐说,除复原出土文物外,他们还做一些文创产品,她开发的皮雕文创产品有上百种,大到服饰、装饰画,小到首饰、杯垫,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让非遗更有时代感。

  “新疆的牧区我基本上都去过,牧民就是我的老师。我带了400名徒弟,其中100多人全职跟着我学习。目前,我们带着皮雕发源地的农牧民继续投入传统皮雕技艺中,把非遗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结合,让老手艺焕发新光彩,让传承老手艺的牧民多一份收入。”孟璐璐说。

  在吉林省展区,省级非遗安图隋氏铁制品传承人隋进才也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他带来的作品。他用铁皮制作狗鱼,这种鱼生性凶恶,好攻击其他鱼类,却也和铁的坚硬、锋利形成了内在契合。随着文化发展,顺应人们新的文化喜好,他在作品内容上不断创新,制作了铁皮的摩托、恐龙和玫瑰花等。谈及这项工艺的特色,他说,将手工铁制品技术与美术设计的融合,还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传承。

  非遗需要活态传承,让古老的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并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非遗的热度方能持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昨日,记者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获悉,11月份,多场展会将轮番登台,覆盖农业、教育、糖酒食品等领域,这些博览会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畅通资源对接渠道,将为郑州经济发展[详细]
  位于郑州市经北二路50号一楼的河南零工市场正式启用,9月20日上午,这里将举行首场零工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3500多个岗位。  记者昨日从市人社[详细]
  汛期将至,安全先行。为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防汛队伍实战水平,进一步磨合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全面提高全镇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广大群[详细]
  为进一步提升我镇防风防汛抗洪应急反应能力,涉村镇2025年防汛、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在浅井村村委举行,机关干部、镇直部门、各村支部书记和防汛副职共计150余人参与本[详细]
河南省公安厅12日消息,近期以来,该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传谣人员,严厉打击了一批网络水军违法犯罪团伙。 据通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