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河南

“圈粉”又“揽金”!今年前10月河南旅游收入8377.97亿元

时间:2023-11-29 12:30:59 来源:人民网

  文化和旅游一头连着“国之大者”,一头连着“人间烟火”,日益成为扩内需的主力军、促消费的主引擎、拼经济的主战场。今年1—10月份,河南接待游客8.82亿人次,旅游收入8377.97亿元,为全省经济恢复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实现以“文旅兴”促“百业旺”。

  这是11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一年多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不断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话题浏览量超45亿人次

  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讲好“河南里的中华文明故事”。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等3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郑州商城等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加快建设。

  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发布首批6条文物主题游径、9条主题旅游线路,面向全球近40个国家宣发“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举办“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启动仪式”、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世界古都论坛、世界研学旅游大会、2023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大型节庆活动。

  截至目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话题全网浏览量超过45亿人次,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中华文化超级IP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推进文化和旅游赋能城乡发展

  实施“文化和旅游赋能城乡发展计划”,推动“老家河南换新颜”。一方面,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推进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率先发布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标准,联合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为40个村拨付3.2亿元资金。创新开展“非遗点亮老家河南”乡村营造行动,成功打造140个非遗创意空间。持续开展民宿“走县进村”行动,培育“红旗渠人家”等200余个民宿品牌,打造修武云台山等30余处民宿集群,全省2461家民宿今年暑期入住率超92%。光山“文产特派员制度”、栾川“百村千宿”等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在全国叫响。

  另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场景至上、运营导向”,推进文化和旅游赋能城市更新。洛阳坚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推动应天门、洛邑古城等穿越千年的“大遗址”变身为时尚亮丽的“主舞台”,跻身全国文旅“顶流”。郑州油脂化学厂、瑞光印刷厂等工业遗址华丽转身为文创园区、网红地标,实现了老城区的蝶变升级。开封、安阳、信阳等地下大力气推进标志性城市文旅项目,探索走出了文化和旅游赋能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

  以“文旅兴”促“百业旺” 旅游收入翻倍增长

  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提振专项行动”,实现以“文旅兴”促“百业旺”。出台文旅促消费“政策包”,打出“引客入豫”组合拳,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回暖,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向好。

  全省认定12个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推出100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建成58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开展避暑、康养、露营、夜游、演艺、美食6大类863项文旅消费活动,累计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近5000场演出。统筹各地拿出“真金白银”,累计发放上亿元文旅专项消费券、6000余万元“引客入豫”补贴、1200万元文旅消费示范县奖励,引导320余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门票减免政策,强力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今年1—10月份,河南接待游客8.82亿人次,旅游收入8377.97亿元,分别为去年同期的203.39%、265.77%和2019年同期的111.87%、101.09%,为全省经济恢复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强劲复苏的态势正在加速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促进住宿、餐饮、购物等接触型消费明显回暖,拉动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实现大幅度增长。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推进“艺术和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构建“百姓身边的文化生活圈”。艺术创作展演精彩纷呈,组建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聘任领军人物担任院长。创作推出豫剧《大河安澜》、曲剧《鲁镇》、交响音诗《红旗渠》等舞台艺术精品,展现“文艺豫军”力量。举办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第五届豫剧艺术节、2023年河南省“艺术点亮演出季”、2023年“黄河之声”系列音乐会等赛事展演活动,扩大河南“艺术声量”。组织“舞台艺术送基层”“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演出2万余场,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下沉,积极推进省博物馆群、省美术馆新馆、省非遗馆等重点项目。颁布实施《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举办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等大型展会,开展艺术广场舞等10大类30余万场“惠民文化节”活动。启动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遴选129个优秀作品)。全省评定159个图书馆,注册8434家乡村文化合作社,建成1200余个城市书房、3000多个文化驿站等新型空间。持续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等数字化工程。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表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2021年是“谋划年”,2022年是“起步年”,2023年是“推进年”,2024年是“突破年”。下一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锚定“文旅文创成支柱”战略目标,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全力实现“文旅融合看河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作出文旅新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昨日,记者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获悉,11月份,多场展会将轮番登台,覆盖农业、教育、糖酒食品等领域,这些博览会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畅通资源对接渠道,将为郑州经济发展[详细]
  位于郑州市经北二路50号一楼的河南零工市场正式启用,9月20日上午,这里将举行首场零工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3500多个岗位。  记者昨日从市人社[详细]
  汛期将至,安全先行。为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防汛队伍实战水平,进一步磨合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全面提高全镇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广大群[详细]
  为进一步提升我镇防风防汛抗洪应急反应能力,涉村镇2025年防汛、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在浅井村村委举行,机关干部、镇直部门、各村支部书记和防汛副职共计150余人参与本[详细]
河南省公安厅12日消息,近期以来,该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传谣人员,严厉打击了一批网络水军违法犯罪团伙。 据通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