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乡村化石馆引来院士“掌眼” “李家生物群”特异埋藏的秘密等待开启

时间:2023-03-14 12:54:53 来源:杭州日报

  “没想到这里能看到这么多保存完好、种类丰富的二叠纪生物群,在国内少有,研究意义重大,应该迅速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和保护,充分挖掘其科学价值。”4天前,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一行到访后留下的这番话,让建德李家镇新桥村一下子“沸腾”了。

  “同时见到那么多院士、专家,在我们村还是头一回!可没想到,专家们看了我们的化石馆,比我们还兴奋。”李家镇党委书记何洪宇笑着告诉记者。

  吸引专家们的“化石馆”,全称“李家乡村化石馆”,由一间闲置的泥墙农房改造而成,去年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别看馆厅似乎不起眼,但馆内却陈列着菊石、鹦鹉螺、角石、贝壳、海林檎、毛羽叶、鳞木等多种古生物化石,还有未定种属的菊石、角石等化石,总计有100余件。

  “此次来的院士专家们是在浙西开展野外地质考察途中,得知我们李家镇有个古生物化石馆,临时改变行程来一探究竟的。”何洪宇介绍说,当天前来的除了院士戎嘉余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怿研究员、唐鹏研究员,浙江省地质院汪隆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多位专家。

  在化石馆,专家们一边听取工作人员介绍,一边仔细观摩化石标本。得知这些化石都是李家“本土出品”后,专家们还实地考察了典型野外露头剖面。经过现场观察分析,戎嘉余院士认为,这些化石确为二叠纪时期(距今约2.99-2.5亿年)特殊埋藏保存下来的。他表示,通过系统研究,将有利于加深对二叠纪生命演化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有望揭示“李家生物群”特异埋藏的古海洋环境背景和埋藏机制,同时也有助于李家镇地质文化村(镇)和中国菊石之乡的申报工作。

  据了解,研究表明,建德李家镇菊石化石丰度高、保存完好,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年来,该镇持续开展地质遗迹调查,除了发现“建德人”牙化石,还发现了省内已探明唯一的砾岩石林。自去年以来,该镇新建了化石馆、考古工作室和奇石馆等一批研学场馆,并积极创建以“地质+自然教育”为主题的地质文化镇,致力打造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让更多人了解古生物化石的价值。

相关阅读

  5月19日下午,第十四届浙江省网络文化活动季暨“‘浙’村超有料”乡村网络文化传播活动在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举行,开启了一场超有“料&rdquo[详细]
  “没想到这里能看到这么多保存完好、种类丰富的二叠纪生物群,在国内少有,研究意义重大,应该迅速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和保护,充分挖掘其科学价值。”4天前,[详细]
  记者近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2022年东西部协作案例集》中,我市报送的“浙川携手,打造‘非遗+’,谱写温州—壤塘产业协[详细]
  俗话说,过年贴门画,祈福来年安。随着春节的临近,在河南睢县白庙乡土楼村,乡亲们喜气洋洋绘门画、写福字,红红火火,年味浓浓。广受消费者青睐的手绘门画也成为了他[详细]
  1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寒冬笼罩下的古城安阳年味儿渐浓。市工人文化宫于当日下午在文化宫广场举行了2023年送春联赠影票活动。历经三年新冠肺炎疫情,2023年春节是中央[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