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买手机被商家“套路” 消费者一怒告上法庭

时间:2023-02-27 12:50:30 来源:温州晚报

  瑞安一男子想买华为手机,不想中了商家的“套路”,到手的是其他品牌手机。近日,瑞安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真假华为手机买卖合同纠纷案。

  2022年11月,邵某到瑞安一家店铺招牌为“HUAWEI”的通讯设备店,想要用自己华为旧手机置换一款华为某型号新手机。在与店内工作人员说明需求后,店员向邵某推荐了一款手机,并称其是“华为智选”。该手机外观设计与邵某的心仪手机高度相似,邵某通过字面解读误以为是高配版的华为手机,遂与店员协商确定:店铺以600元的价格回收旧手机,邵某再补贴2600元购买上述“华为智选”手机。同时店员还为邵某办理了400元的保底消费套餐,并赠送印有“HUAWEI”标识的手机购物袋和保暖水杯。

  然而到家后,邵某发现新买的手机并非华为品牌手机,而是“某桥”牌手机,邵某认为遭受店员欺诈,立马折回店铺“讨要说法”。双方协商不成,同年12月,邵某将该通讯设备店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由被告返还原告购机款2600元及华为旧手机,并按照购机款的三倍赔偿7800元。

  被告辩称,被告店铺虽印有“HUAWEI”标志,但属于华为旗舰店而不是华为专卖店,商家可以出售其他品牌手机。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作为商家有义务对销售产品的品牌、型号、功能等相关情况进行释明,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本案中,商家在明知消费者的真实意愿是购买华为手机,却为其推荐不同品牌的“华为智选”手机,存在误导消费的欺诈行为,对于消费者形成的错误认识,商家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庭审中,被告主动承认错误,并提出收回“某桥”牌手机,重新为原告换一款价值约6000元的华为手机,双方当庭达成调解。

  法官说法

  本案中,商家推荐、销售的“华为智选”手机并非华为手机,却诱导消费者购买,相关销售行为已构成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

  结案后,经办法官通过线上调查及线下走访当地一些“HUAWEI”旗舰店铺,发现不少店铺存在上述玩“文字游戏”的欺诈消费情形,瑞安法院决定向当地市监局等职能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书,进一步规制此类误导宣传与欺诈行为。

相关阅读

  近日,瓯海童鞋行业律师调解服务站在该区郭溪共享法庭揭牌成立。瓯海区法院在全市范围,首创律师驻点共享法庭开展行业调解。  当天,现场就调解一起童鞋货款买卖合同[详细]
  瑞安一男子想买华为手机,不想中了商家的“套路”,到手的是其他品牌手机。近日,瑞安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真假华为手机买卖合同纠纷案。  2022年11月,邵某到[详细]
  两条出入境异常信息,竟牵出一个境外诈骗集团。截至目前,泰顺警方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49名,破获系列串并诈骗案件,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达2300余万元!  2021年7月,泰顺[详细]
整改前整改后  市区有人私自搭建钢梯上华盖山?近日,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华盖山一处违建予以强制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该处[详细]
  “老板”QQ群里指令转账72万余元,公司财务人员当即执行,结果上了骗子当。日前,瑞安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公司财务人员被设局诈骗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依[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