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温州查获600多公斤织纹螺和织纹螺肉 这种海鲜比眼镜蛇还毒!

时间:2023-06-14 11:53:13 来源:温州晚报

  昨天,记者从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海经区分局获悉,该局联合公安部门连续查处两起涉嫌违法经营织纹螺案件,现场依法查扣待脱壳织纹螺590.22公斤、已脱壳包装的织纹螺肉31.58公斤。

  “6月12日,群众举报称市区灵昆有人贩卖的‘海螺’疑似为织纹螺!”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该局执法人员立即对辖区水产交易场所进行暗访排摸,很快锁定涉嫌违法的两家水产加工小作坊。随后,该局联合公安部门对两家水产加工小作坊突击检查,现场发现待脱壳织纹螺590.22公斤,另发现已脱壳包装的织纹螺肉31.58公斤。执法人员现场依法对查获的织纹螺予以扣押。

  该负责人介绍,初步调查,这两处水产加工小作坊是准备将这些织纹螺加工成织纹螺肉后,再销往下家。目前,执法人员正对涉案织纹螺进行追踪溯源,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质海底的螺类,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尾部较尖且细长,大小如“指甲盖”一般,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螺肉呈淡黄色。

  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毒素,中毒病人主要属于神经性麻痹症状。根据相关检测结果显示,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毫克~0.9毫克,也就是说,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毒性是眼镜蛇的20倍以上。而且,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纹螺中毒具有一定潜伏期,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一旦发生中毒,要采用一些常用急救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等来促进毒素的排泄。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请及时拨打政务服务热线12345投诉举报。

  ■新闻链接

  2021年7月21日,乐清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乐清市某餐饮店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涉嫌销售有毒有害的织纹螺。经查,当事人厨师长汤某某于2021年7月21日上午在柳市中心菜市场过道,以45元的价格从不知名的老妇人处购进0.925公斤织纹螺,放于店内海鲜点菜区标注“油螺,48.00元”的字样待售。截至案发,当事人已销售涉案织纹螺一份(约0.15千克),销售价格为48元/份,故该案涉案货值为296元,违法所得为48元。

  2022年4月14日,乐清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该餐饮店涉嫌生产销售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没款8.0248万元的行政处罚。

相关阅读

  遭遇无资质医美,女子美容变毁容。近日,罗源法院受理了这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  女子杜某经常光顾林某的美容工作室。2022年6月,林某从外地刚学得技术[详细]
  昨天,记者从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海经区分局获悉,该局联合公安部门连续查处两起涉嫌违法经营织纹螺案件,现场依法查扣待脱壳织纹螺590.22公斤、已脱壳包装的织纹螺肉31.58[详细]
  喷漆作业场所未与周边作业场所进行防火隔断;抛光车间积尘严重……昨天,“安全生产执法在行动”执法队员走进永嘉,随机暗访了3家“厂中厂[详细]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温州两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效能[详细]
  14日,马尾“证照分离”改革再获突破,在全省首创许可证注销“零材料、打包办”,极大方便市场主体办事。  “现在办理注销手续真方便,现场[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