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深圳发布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引 新学期中小学体育课这样上

时间:2023-02-10 11:14:24 来源: 深圳晚报

  为了确保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坚持“健康第一”和“安全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月9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发布《深圳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引》。

  为确保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安全,《指引》提出,学校应通过问卷等形式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体能、运动能力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可以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运动能力测试,以便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使体育锻炼方案更具个性特征,并全面排除隐患。

  在全面了解学生身体情况,科学评估学生现有的体能状况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精心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起点,开学初期实行“零起点”教学,确保运动负荷、教学难度和要求的循序渐进。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宜保持在中、小范围,随着学生体能的恢复,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提高。

  其次,要积极推广课间和学习间隙的微运动。指导、督促学生每完成45分钟的学习活动后,起身到户外或阳台上进行3~7分钟的身体活动,如核心体能、拉伸操、克服自身体重的力量练习等,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增强学生体质,缓解疲劳,放松身心,预防近视,提高学习效率。将体育锻炼化整为零,克服畏惧心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学校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大课间、阳光体育和校园竞赛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以上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切忌一刀切、简单粗暴地停止校内体育活动。

  此外,《指引》提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安排应采用全时段、错时排课,做到场地的充分利用。大课间跑操等运动不宜全员统一进行速度要求,应根据学生身体或恢复情况进行差异化安排。体育与健康课应做好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拉伸放松练习,预防运动伤害。指导学生学会控制运动负荷,出现唿吸困难、胸闷、心跳异常、冒冷汗、心区疼痛(胸或背痛)、腹痛等身体不适情况时,要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报告体育教师。加强课中健康监测,对突发情况及时科学处理。

相关阅读

  “之前一直为这事着急,如今孩子入学的问题解决了,太感谢这个政策了。”每逢开学季,子女就学问题总是格外让家长牵挂。对于就业在鹿城区的张琳丽来说,当得[详细]
  为了确保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坚持“健康第一”和“安全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详细]
  2月6日,瑞安市教育局发出《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前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后简称《通知》),其中“不得要求学生凭寒假作业报到”引起不少市民[详细]
  昨天是温州中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校园里又回荡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往年不同的是,因春节发布的深化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保障“25条”,我市迎来2823名[详细]
  这个寒假,市民张女士发现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瞒着她,用上网课的电子设备申请了微信号,加了好友,建了聊天群。白天写作业的时候,信息提示音总在不经意间响起,孩子借[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