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采集,“00”后小伙陈建新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捐献36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通过本次捐献,陈建新成为乐清市第12例、温州市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温州市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纸短情长 道不尽感谢
年仅22岁的小伙陈建新,是温州医科大学一名学生。2022年4月,乐清市红十字会在温州医科大学开展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时,陈建新第一次接触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了解到捐献救人的意义。他没有丝毫犹豫,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2月,陈建新接到乐清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的血样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问他是否捐献,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救人,是我学医的初衷,也是今后我义无反顾要做的事。”陈建新说。
在家人和学校的支持下,陈建新注意饮食、锻炼身体,经过严格的高分辨配型、体检等程序,于4月10日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捐献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注射4天动员剂后,他于4月14日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犹如“生命种子”的3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当天用于挽救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捐献当日,陈建新还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来自受捐者手写的感谢信。信中说:“任何言语已无法表达我心中的感激,谢谢您给了我一个重生的机会。”字里行间满是真情,读完后他非常感动。他说,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从0到12,每个捐赠者都值得歌颂和赞扬。”乐清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郑巍说,乐清是大爱之城,近几年乐清红十字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组织、遗体)捐献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他希望有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行列,给有缘配对成功的患者送去“生命的火种”,为更多的家庭点亮“希望之光”。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