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浙江第一早”茶山梅上市了 技术赋能助力抢“鲜”半个月

时间:2023-05-05 12:19:17 来源:温州日报

  昨天,记者走进瓯海区茶山新盘农业有限公司杨梅精品园大棚中,看到一颗颗色泽鲜红的杨梅挂满枝头,果农林媚媚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盒并准备发货。

  自4月28日以来,种植在大棚中的丁岙杨梅开始陆续上市,较去年提早15天上市,也成了“浙江杨梅第一早”,究其原因,是这背后数字化技术的赋能。

  “丁岙梅”因为原产地在瓯海茶山,温州人习惯称它“茶山梅”,是温州地方特色名果,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浙江省四大杨梅良种之一,享有“红盘绿蒂”之美誉。

  “今年我们家杨梅在全省最早成熟,感觉杨梅的品质也比去年要好,个大饱满。”茶山新盘农业有限公司杨梅精品园负责人的林媚媚告诉记者,今年10亩大棚杨梅产量预计为5000公斤,较去年产量增加三分之一,目前每斤售价为300元。

  2021年,瓯海区联合省农科院亚作所、园艺所以及温州农科院,全面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制定杨梅瓯柑产业三年振兴计划,推进“五优工程”,形成了杨梅智能精准补光技术、杨梅提质增效技术、杨梅大棚数字化栽培技术等研究成果,并在丁岙杨梅原产地茶山街道启动杨梅精品园建设,以此振兴丁岙杨梅产业。

  据悉,在设施促早栽培技术创新升级的基础上,今年在栽培丁岙杨梅的过程中,应用了棚内增温技术和数字化设施栽培技术,助力杨梅抢“鲜”上市。

  “根据丁岙杨梅的生长特性,我们对棚内杨梅树实施了智能化精准控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助理研究员俞浙萍介绍,数字化设施栽培技术是通过对设施大棚内温度、湿度、水肥等进行数字化监测,并实现远程智能浇水、施肥、自动开膜等功能,提升果园精准化、省力化管理水平,减轻了杨梅落果问题,从而提高杨梅产量和品质。

  据了解,目前茶山共有约50亩大棚丁岙杨梅。

  “去年大棚杨梅品质佳、效益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随着技术的推广,如今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尝试大棚栽培丁岙杨梅了。”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郭秀珠介绍,根据去年的大棚设施栽培丁岙杨梅品质鉴定结果显示,农药残留检测参数全部合格、安全可控,这也说明大棚杨梅在品质上更有保障。

相关阅读

  近日,温州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以来,温州各地“一把手”带头外出招商,目前已签约项目总投资840亿元。  这些项目聚焦新能源[详细]
  昨天,记者走进瓯海区茶山新盘农业有限公司杨梅精品园大棚中,看到一颗颗色泽鲜红的杨梅挂满枝头,果农林媚媚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盒并准备发货。  自4月28日以来,种[详细]
  一根根表面光滑、不同型号的铝导辊从机器中“吐出”,打包装车准备运往全国各地……连日来,瑞安市创博机械有限公司数字车间的生产线上,30余台[详细]
  羊栖菜是一种生长在低潮带岩石或海上养殖田里的藻类生物,因其含大量多糖、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拥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被素来爱吃羊栖菜的日本人称为“长[详细]
  2022年,为企减负555.36亿元、新设经营主体22.3万户、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1家,“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全国首部关于&l[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