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济发展网—关注中部经济,聚焦中部发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四人吃了自家长的蘑菇上吐下泻 这些毒蘑菇温州常见

时间:2023-07-19 10:33:10 来源:温州都市报

  近日,市民王先生邀请朋友和邻居一起食用自家花盆长出的一种蘑菇,结果4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其中3人需送医治疗。医生提醒:夏季蘑菇中毒高发,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不明品种的野生蘑菇。

  王先生说,7月中旬的一天,他在自家天台意外发现花盆里长出了一种白色长杆、棕色大伞的蘑菇,朋友说看着眼熟,应该没有毒。于是,他们就叫来两名关系不错的邻居一起享用。过了半小时,4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中1人症状较轻,自行回家,其余3人被送到温医大附一院就诊。接诊医生说,让王先生等人中毒的蘑菇叫大青褶伞,幸亏毒性不是特别强。经过及时治疗,目前3人均痊愈出院。

  记者了解到,从7月初到记者发稿时,温医大附一院共收治了4例蘑菇中毒患者。该院急诊科副主任赵光举介绍,蘑菇中毒已成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类急症,我国目前已知的大型真菌有1万多种,其中有毒蘑菇520种,中毒事件在6~9月高发,90%以上误食致死的罪魁祸首为鹅膏菌属,而这些剧毒蘑菇和无毒蘑菇外观相似,肉眼往往无法辨别是否有毒。

  赵光举解释,蘑菇中毒临床表现多样,超过90%的蘑菇中毒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会出现脱水、昏迷、电解质紊乱、休克。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误食毒蘑菇中毒早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或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一旦怀疑误食毒蘑菇,应及时就医。

  新闻+

  温州常见的毒蘑菇

  含鹅膏毒素的剧毒鹅膏菌属

  所含有的鹅膏肽类毒素极具致命性,是浙江省乃至全国中毒死亡率最高的毒蘑菇。中毒后存在潜伏期(6~12小时),早期无明显不适,之后出现胃肠道症状(8~48小时),48~72小时可有看似康复的假愈期,最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的将导致死亡。

  日本红菇

  通体白色,菌盖中央常下凹,幼时边缘反卷,菌褶密而菌柄短,可造成胃肠炎型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也有出现合并消化道出血表现。

  大青褶伞

  为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之一,集中在6~10月份生长,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甚至是垃圾堆旁,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大青褶伞菌盖呈白色半球形,后期近平展,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变为鳞片,中毒后主要为胃肠炎型的表现,误食后2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中部古经济发展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日,商城县组织“安全文化宣讲团”走进冯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业现场,开展“安全文化进现场”专题活动,将安全理念深植基层一线,增强现场作业[详细]
  近年来,光山县围绕“为侨服务、凝聚侨心”核心目标,以“先行先试、打造样板”为抓手,从线下阵地建设到线上平台搭建,从活动品牌打造到服务触角[详细]
  2025年9月16日,淮滨县成功举办2025年“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乡镇大型招聘活动,进一步擦亮“信阳人才日”品牌,发挥人才作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详细]
  9月15日下午,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重要组成部分——“AI+城市治理——AI时代的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主题论坛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详细]
  近日,湘江新区组织召开 2025 年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暨惠残政策解读工作培训会,近 300 名街镇调查员参加。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35 个全国助残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部经济发展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5

未经中部经济发展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