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了一名发热的病人,患者林先生腰痛伴腹泻,体温最高达40.6℃。可全身检查后并未发现明确的感染源,还出现了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感染性休克的指征。经过急诊科、五官科、消化科多学科会诊,终于“揪”出了罪魁祸首——一块猪排骨。
1.5厘米排骨卡在食道口
原来,林先生一天前被一块猪排骨骨头卡住过,咳嗽了几声,只觉得喉咙有点疼,也没当回事,不放心的他还喝了几口醋,咽了几大口饭。
林先生随后从急诊科转至五官科,但电子喉镜并未看到明显的异物卡顿,只看到大量的脓痰。最终通过食道CT检查发现了食道上端异物,确实是一块骨头卡住了。
消化科对林先生进行了食道异物取出术,在食道入口处看到一块长约1.5厘米的猪骨头卡住管壁两端,医生随即用异物钳将异物成功取出,林先生转危为安。
食道异物风险大
“食道异物是指在食道内因难以排出而滞留的各类物体,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症,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每年都会接诊到多例。”消化科主任医师张益光表示,通常以儿童和老人多见。儿童中常见为电池、硬币、玩具、别针等,成人多为家禽骨、鱼刺、坚果核、假牙等。
为什么会发生食道异物?张益光解释,食道有四个狭窄处,如果异物不小心吞咽进食道,一般会嵌在食道狭窄处,其中最容易卡在第一狭窄即食道入口处。若不及时取出或者强行咽下延误治疗可引起食道周围炎、纵隔炎和脓肿、食道瘘,甚至穿破大血管引起致命的大出血。
儿童常因为好奇贪玩,甚至进食时嬉戏或哭闹而将异物误咽,再加上吞咽功能不健全,增加了食道异物的危险性;成年人大部分则因为饮食太过着急或进食时走神使鱼刺鸡骨等被误咽入食道,还有的是因为食道本身存在管腔狭窄、痉挛等疾病而造成误咽,甚至有些人因为假牙过松脱落误吞而进入食道。“所以吃东西细嚼慢咽很重要。”
遇到食道异物这么办
“喝醋、吃馒头、饭团以及拍背的方式不可取!”张益光划重点,遇到食道异物千万别“硬咽”!
有异物感反复吞咽,这样只会使异物卡得更紧,增加医生取异物的难度。异物卡在肌肉层非常危险,容易引起食道穿孔。
应该要立即就诊于耳鼻喉科,必要时请消化科、胸外科等科室进行会诊。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及颈胸部CT明确食道异物的位置及性质。可首选硬质食道镜局麻下夹出食道上段的异物,如异物较深可考虑胃镜协助或经过胃肠液消化后自然排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